第一零一九章 杀不杀他

虽然他本人能力有限,但是却十分善于放手倚重那些有能力的部属。

这么两三年下来,倒也不显山不露水地,把驻防京师内城的神机营所属各部,梳理得井井有条。

同时靠着阎应元等人的努力,也把京师内外城积弊已久的五城兵马司给调理得明明白白。

且说,罗汝才、吉珪两个人跟着吴三桂、王廷佐、猛先捷等人,从阜成门进了京师,当日下午,他们两人就从近卫军第四镇的手里,被正式移交给了锦衣卫指挥使司。

然后又过了三天,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内的武英殿中,亲自召见了罗汝才。

因为罗汝才被任命的职务是锦衣卫指挥使司正四品的指挥佥事,而锦衣卫的事务,向来都是皇帝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内阁、军机处和兵部的大臣们参与处理。

所以,这一次,崇祯皇帝在武英殿召见罗汝才,除了锦衣卫指挥使巩永固,以及带队护送罗汝才前来京师的吴三桂之外,只有皇帝钦点的几个人参加。

比如,东厂提督太监方正化、内务府总管太监王承恩、御前侍从武官处掌事太监褚宪章,还有京师朝堂之上唯一一个上书赞成皇帝留下罗汝才备用的兵部职方司郎中兼军机处参议牛聚明。

一直负责绘制天下舆地图形,并制作皇明舆地沙盘模型的牛聚明,十分敏锐地觉察到了崇祯皇帝对西北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十分敏锐地洞察到了崇祯皇帝对西北地区的诸多打算。

在他看来,现如今的大明朝,若是全力以赴,剿灭陇西河湟之地的流贼,早已不是难事。

皇帝放着毕其功于一役而不取,反倒是一力驱使流贼西进,目的当然并不简单。

一来是要借着流贼大军之手,迫使如今云集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量木速蛮继续西迁。

二来则是利用流贼大军之手充当向西开拓的开路先锋,重新拿下西域,重新恢复汉唐时代的西边疆域。

而这一点,也正是牛聚明在崇祯元年恩科殿试之上,在自己的策论里向崇祯皇帝提出的建议。

只是当时的他,并没有想到,年轻的崇祯皇帝会以目前的这样一种方法,去实现这个目的。

崇祯皇帝的眼光往西到底看的有多远,牛聚明并不清楚,但是他自己眼下至少是看到河西以西的漠西蒙古。

也因此,当罗汝才率部投降的消息传来,牛聚明看到了罗汝才的用处。

如果朝廷再像当年洪承畴杀了王自用等人那样,杀了罗汝才,今后就完全失去了招降并利用高迎祥等流贼头领的机会。

既然罗汝才已经落入朝廷之手,若要杀他,何时不可以杀他?

若是等到高迎祥等流贼头目们的利用价值,被全部榨干榨尽之后再杀他,他的这条命岂不是还能给朝廷带来一些好处?

最起码,也该等到朝廷的大军真正平定了建虏后金国之后,等到朝廷真的腾出手来,全力以赴解决西北问题的时候,再杀他。

到了那个时候,杀不杀他,还不就是皇帝的一句话么?

吉珪说到这里的时候,恰好他们这一行人的后方响起了一串清脆的铃铛声。

吉珪与罗汝才一同扭头观看,只见正有一支庞大的商队,从京西驿道上,朝着京师阜成门的方向缓缓行来。

光是前后骑着马的商队伙计们,就足有上百人,他们身上的羊皮袄子装束,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支商队来自寒冷的塞北。

罗汝才盯着这支从远到近的庞大商队,睁大了眼睛看着足足有四百余头驮满了货物的高大骆驼,络绎不绝地从自己的眼前走了过去,直到弥漫在空气中的难闻气味散去,直到驼铃声消失在远处的城门洞里。

等他回国神来,却又看见远处另有一支绵延老远的骡马车队,朝着阜成门的方向行来。

罗汝才正自愣着神,想着吉珪刚刚给他说的最后一句话,突然听到吴三桂留下来带队的猛先捷高声呵斥道:

“都躲着点儿!躲着点儿!把道路让开,先让这些个运煤的车队进城再说!”

猛先捷在西北的时候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但是到了北京城的城门口,他也不得不小心谨慎一点了。

谁知道这些运煤的拉货的普通人,是不是京师里哪家权贵的家仆?!

罗汝才听见了猛先捷的呵斥,当然知道那个姓猛的半大小子并不是针对他,但是他的心里也是不爽。

但他还是不得不与吉珪一起下了骡子,牵着骡子走到道旁,看着数十辆拉煤的四轮大车过去。

一路随风扬起的煤灰,弄得他和吉珪满头满脸。

罗汝才看着一辆辆每车走远,又看看正在骂骂咧咧地地收拢队伍的猛先捷,然后叹了口气,看着身边的吉珪说道:

“你说的这些,我罗某人何尝没有看见?就是这东来西去的商队,这运煤进城的骡马大车,看着也是让人眼热啊!

“说来也真他娘的奇了怪了!这大明朝当年可是眼瞅着就要咽气儿蹬腿儿的模样啊!没成想,换了个皇帝老子坐江山,这他娘的,又眼瞅着活过来了!”

罗汝才说完了这话,抬头看看了远处高大巍峨的北京城,神色沮丧地摇了摇头,叹口气说道:

“也罢!也罢!终归还是老子福薄,没有那个坐天下的命数啊!就让老子就守在这北京城里,好好看着他姓高的和姓张的,看看他们有没有那个坐天下的命吧!”

罗汝才这边儿话音刚落,只见吴三桂已经领着一队人马从阜成门内疾驰而来。

罗汝才与吉珪隔着一段距离,纷纷打量着吴三桂领来的人马。

只见这支百十人的队伍,个个顶盔披甲、鲜衣怒马,显得威武不凡。

仔细看,每个人的身上都斜背着火枪,腰里悬挎着戚刀,而且一侧的腰上还都背着个皮革制作的盒子。

罗汝才和吉珪都明白那个盒子的用途,知道那才是官军威力的真正所在。

因为里面装着官军火枪手们需要的弹丸和专为崇祯一式火枪定量分装的火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