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密支那以西的加迈千户所,则是后世缅北克钦邦因道支湖以北的下游地区。
当然了,崇祯三年以后的缅北地区,即原来属于阿瓦王朝的北方土地,并不是只有孟养府这一块,不复为南方的东吁王朝所有。
与孟养府相邻的八莫地区,即后世缅北瑞丽江以北的克钦邦八莫县一带,也成为了云南土地沙定洲八莫长官司的地盘。
沙定洲这个人原本历史上就桀骜不驯、嗜杀成性,当初跟着官军在平定水西地区的战争之中就杀人无数,带着从其父兄手中分得的军队和人口,来到了八莫地区之后,更是变本加厉。
沙定洲采取了完全不同于孟养卫指挥使罗乾象的做法。
不光是攻占了八莫城、瑞古镇这种人口财货相对集中的城镇地区,将据守城镇的缅族人屠杀一空,而且还纵兵屠杀抢掠了八莫地区的大量乡野村寨,将本地散居乡野的掸族人,也杀了个十不存一。
那些侥幸没有被杀的八莫掸族人,则纷纷逃往大金沙江以西,归附了孟养卫指挥使罗乾象。
好在这个八莫地区的面积并不大,还多是高山密林与溪谷河流,像点样子的城镇没几个,总体人口也不多。
不仅缅族人不多,而且掸族人也不多。
也因此,沙定洲的作为,才没有激起当地掸族人的激烈反抗,而只是携家逃往北方的孟养,或者逃亡南方的孟密地区去了。
至于带着三四万水西彝人被朝廷分封到了木邦府一带的水西安氏土帅安隆及其侄子安世荣,也采取了与沙定洲基本类似的做法。
只不过安氏叔侄所采取的措施,更多的是驱逐,而不是屠杀。
而安氏叔侄也有这样的条件,因为他们拥有相对充足的人力。
当初在官军围剿之中幸存下来的三四万水西彝人,至少拥有上万名能够上阵作战的青壮彝兵。
这些人在被遣送到了木邦地区之后,很快就得到了云贵总督府的重新武装。
大量来自西南官军淘汰掉的老旧火器,以及来自云贵总督府刻意交付给他们的刀枪弓弩等等武器,落入到了这些水西彝人的手中。
这些云贵土司的军队,可不是那些来自遥远北方、不适应缅甸水土气候的北方汉人。
这些来自云贵地区的土司军队,他们原本生活成长的故乡,就与缅北地区山水相连。
因此,他们这些人到了缅北之后,不管是这里的地形地貌,还是这里的水土气候,适应起来都十分容易,根本不存在水土不服、气候不适的问题。
而原本被大明朝的君臣文官们看不上眼的缅甸土地,对于这些原来就生活在高山密林蛮烟僰雨之中的水西彝人、穿青苗人以及云南的凉山彝人来说,却是梦寐以求的良田福地。
这些人自从被封到缅北之后,一年多来,在云贵总督朱燮元的支持之下,纷纷南下作战,一个接着一个地将朝廷明旨封给他们的土地拿到了手中。
被封为孟养卫指挥使的罗乾象,率领着麾下骁勇善战的穿青苗兵两千五百多人,还有这些穿青苗兵的妻儿老小数千口,占据了原来大明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孟养府的治所密支那,驱赶了当地的缅族人,并以联姻通婚的方法,招降了当地已经不多的掸族头人。
罗乾象是如今的靖南侯云贵总督朱燮元的心腹。
在朱燮元督率西南数省官军平定涉案之乱的过程中,罗乾象及其麾下的穿青苗兵,曾经长期作为朱燮元的中军使用。
到了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朱燮元这个云贵总督自然不能亏待了他。
不仅给了他一大块位于缅北的相对安全的土地,而且朱燮元还将平定水西之后军中许多火枪火炮,交到了他的手上。
其中,既有大量当时西南官军装备较多的老式鸟铳、三眼铳、火绳枪以及老式的大肚子虎蹲炮和大将军炮,同时又有少量的崇祯一式前装燧发枪和几门佛朗机炮。
得到了这些装备之后的罗乾象及其麾下穿青苗兵,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实力却更胜从前。
又因为密支那地区紧靠着这个时代的云南地区,想要获得来自云贵总督府的粮食与弹药支援,也很容易。
除此之外,这个时代的缅北地区,经过当年东吁王朝灭亡阿瓦王朝的战争之后,人烟本就稀少,而且本就不多的人口之中,也多以掸族人为主。
罗乾象率军来到这个地区之后,只经过了几次小规模的战斗,就将那些骑在掸族人都上作威作福的缅族人,主要是听命于东吁王他隆的那些缅族税官赶走了。
阿瓦(曼德勒)以北与云南接壤的地区,原本是掸族人的政权阿瓦王朝的地盘。
东吁王朝崛起之后,先灭了南方伊洛瓦底江与萨尔温江出海口沿海一带的勃古王国,然后又北上灭亡了北方的阿瓦王朝。
此后的数十年间,作为缅族人政权的东吁王朝,不断鼓励缅族人北上占据掸族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