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不明内里的人,只会以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轻易看不出来,他是喀喇沁部昆都仑汗的长子。
喀喇沁自从归附之后,朝廷与之开设了两处榷场,用盐、茶、酒、粮食和铁器,与喀喇沁各部交易马匹、牛羊和毛皮。
这之后,不仅蓟镇边外和辽东左翼一下子平静了很多,而且蓟镇和辽东军中的骑兵,也有了源源不断的战马来源。
库伦部的恩赫巴雅尔归附之后,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如此。
库伦部与喀喇沁部相比要弱小的多了,总共也没有多少人口。
但是这些习惯了辽东边外草原气候和草原生活的库伦部蒙古人,却是天生的牧马人和骑兵前哨。
有了库伦部的牧马人和骑兵顶在辽东宁锦防线的西北方上,建虏后金国的兵马要向西进出草原,或者是科尔沁部的兵马南下,都躲不开他们的监视。
他们的归附对辽东镇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前哨。
所以,对于库伦部那颜恩赫巴雅尔请求册封的事情,从辽东督师府到兵部再到内阁,全部乐见其成,没有一个反对的。
对此,崇祯皇帝当然也没有不同的意见。
毕竟多伦部的规模与库伦部的规模差不多大,都已经获得了正式的册封,那么库伦部当然也不能晾在一边不管。
这一次,对辽东督师府呈报上来的,册封库伦部首领恩赫巴雅尔的请求,崇祯皇帝立刻就同意了,而且参照当初册封多伦部的规格,给恩赫巴雅尔定了一个奉义侯的封号。
大明朝对于蒙古王公贵族的册封,一直都有点虚高,水分很大,动辄就是王侯。
不过这样几百年下来,这些蒙古部落的首领们也形成了这样的期待,一时半会儿也降不下来。
如今大明朝正处在继续拉拢蒙古部落的时候,封给的爵位自然也是只能就高不就低了。
何况库伦部的恩赫巴雅尔也很识趣,为了取信于大明,为了表示自己归附的诚意,把自己的儿子也给顺道送了过来,以请求入读讲武堂的名义,送到了大明的京师作人质,崇祯皇帝封给的爵位怎么也得往高了给啊!
崇祯皇帝一起接见了这些来自蒙古藩部的所谓朝贺使者们,对着陈格尔巴图、额尔德木图、阿尔斯楞和满珠习礼几个人,说了一番关心勉励的话,赏赐了一些望远镜之类的小物件,以及一些户部宝源总局京师制币总厂新造的一些金币和银币,然后结束了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