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四章 鹅项岭上

当日上午辰时左右,秦拱明、刘肇基各率所部,共计三千余人,再一次沿着半山腰上的驿道,进入了蛮烟僰雨的密林之中,小心谨慎地往前行进。

秦拱明、刘肇基率军出发之后不久,侯良柱、许成名、林兆鼎三位总兵官,也都以所部土司兵打头阵,各自领命率军出发。

且说侯良柱这一路,虽然当先进兵,却没有选择易于攀援而上的缓坡或者隐约可见的鸟道。

相反,侯良柱选择了一条与鹅项岭的山脊直线距离最短,同时也是最为陡峭险峻的陡坡上山。

微风细雨浓雾弥漫之中,可见不及十步外,侯良柱身先士卒,在众亲兵左右护卫之下,一手持圆盾护住身前,一手去抓竹木藤蔓,手脚并用往上爬。

出身川东永宁卫军户世家的侯良柱,自幼生活山林险地之中,翻山过岭,穿越丛林,对他来说,与出身西南土司辖地的那些彝苗土兵一样,都是家常便饭。

即使如今已经贵为四川总兵官,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他也一样吃得了这份苦,受得了这份罪,同样也爬得了这样的山,走得了这样的路。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攀爬,在众亲兵的掩护之下,侯良柱终于第一个登上了鹅项岭上相对开阔的鹅背地带。

在他看来,安邦彦若是真的将麾下彝兵化整为零,从此隐匿在群山之中,那么要想在这方圆百余里的云雾群山之中找到他,真的就如同大海捞针一般难了。

不过,若是安邦彦没有这么做,那么鹅项岭上能够驻兵三千之众的地方可不多,而鹅项岭东段的鹅背顶,就是其中的最佳去处了。

不过登上了鹅背顶的侯良柱,此时往前看,除了一片片一层层随着山顶的大风卷动来去的细密雨雾之外,他什么也看不清楚。

耳边也只有山风呼啸的声音。

等到身边的亲兵和身后的队伍,陆陆续续越来越多地登上了鹅背顶,侯良柱在亲兵的护卫之下,小心谨慎地持盾往前挺进。

只是片刻之后,行走了几十步远,侯良柱的视线之中就突然出现了一队人影,正当他抽出了戚刀准备摸过去的时候,突然听见对面那队正与他面对面走来的人影之中,有人用彝语哇哩哇啦地大声叫喊起来。

对面那队人叫喊的是什么,侯良柱及其麾下亲兵也听不清楚,但是生长在川东永宁卫,自小就与彝人打过不少交道的侯良柱,立刻就辨别出这是彝语,对方是彝人。

“这是安邦彦的人马?!安邦彦在这里!?”

一念及此,侯良柱心中的疑问立刻变成了惊叹,于是大声传令道:“安邦彦就在这里!左右跟着本镇,杀敌立功啊!”

这个时候的鹅背顶上,大风、细雨、密雾交织在一起,视野受限,看不了多远,即使贵为总兵,也无法依靠身后的千军万马。

幸好,官军这边当先上来的人马,是四川总兵侯良柱,以及他的亲兵家丁。

而对方闻声涌来的,则是往西巡哨的水西彝兵。

两相冲撞之下,这一队往西巡哨而来的水西彝兵根本不是侯良柱及其亲兵家丁的对手,只是一个照面,就被侯良柱及其亲兵家丁们迅速砍翻在地,并且随即就被踹下了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