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都是常见的生产生活工具略加改进之后的短兵器。
保靖土兵来自湘西,那里山高林密、水网密布,道路难行,长兵器施展不开,所以习惯上都是砍刀斧头。
这样的短兵器适合近战,巷战,乱战,但是遇上敌军坚城,或者遇上装备了大量远程兵器甚至骑兵的敌军之时,恐怕就没有什么克敌制胜的办法了。
这个时候,通常就需要搭配装备了清一色白杆钩镰枪的石柱土兵来协作了。
这也是朱燮元让保靖土兵与石柱土兵合兵作战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些来自湘西的保靖土兵们,在面对装备简陋异常的彝族村寨的时候,那股势头真如猛虎下山一样。
一个男女老少将近千人的山顶村寨,一个时辰不到,就被杀的片甲不留。
村寨中的青壮男丁已经被水西安氏以下各级土司头人们一抽再抽,剩下的男丁本就没有多少,其中多数还都是老弱病残或者十来岁的少年,根本不是这些打惯仗的保靖土兵们的对手。
对于这些保靖土兵的滥杀无辜,保靖宣抚使彭朝柱当然毫不在意,这是他们的一贯做法。
在他看来,驱使这些人为你打仗卖命,不给好处怎么能行。
何况这些保靖土兵们通过杀戮抢掠而来的财物,最贵重的一部分,往往最后都会落到他们这些土司头人手里,所以他根本不会去管。
而陈子壮这个南京兵部员外郎这一次也算是见识了湘西土兵的冷酷与嗜血。
平日里在自己面前点头哈腰一副奴婢下人样的土兵土将们,到了发起疯来,那可绝对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一群恶魔。
这些保靖土兵冲进一个又一个水西彝苗村寨到底做过些什么,他不用每次都跟着进去,但也能够想象得出来。
然而在他这个进士出身的兵部员外郎眼中,黔西北这个俗称鬼方的地方的土蛮,本就没有放在他的眼里。
刀斧劈砍,人头落地的场面,见多了也就麻木了。
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候,作为督战监军的文官,他也可以骑在马上远远地站在村寨外面,甚至更远更安全的地方,就当看不见听不见罢了。
所谓君子远庖厨,不就是这么个意思吗?
自从点头同意了彭朝柱关于攻占和抢掠沿途彝苗村寨的请求之后,陈子壮也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麾下保靖土兵的士气在蹭蹭地往上涨,一路上吃的喝的也更充足而且也更好了。
这个时代的水西地区,不管是彝族或者是苗族村寨,都是一样的贫困,普通的彝苗山民吃上一顿饱饭也不是常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