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曹是六部的降格,判书也是尚书的降格,毕竟朝鲜是大明朝的一个属国而已,不能跟大明朝堂之上的机构设置一样级别。
后来,大明朝堂之上有了内阁之后,朝鲜也跟着搞了一个议政府,议政府里有三閤老、两赞成、两参赞。
三閤老就是领议政和左右议政三个宰臣,而左右赞成,左右参赞,属于四个辅臣。
朝鲜所谓閤老,实际上就是大明的阁老,阁与閤虽然字形不同,但是读音一样,意思也是大同小异。
阁这个字的意思是居高临下、相对独立而且周围有门有户的建筑。
而閤的本义,则是建筑之上的小门,或者小窗户。
所以朝鲜所谓閤老,照比着大明的内阁阁老而言,就是一种比较谦卑的说法,但是他们的地位与权力是相似的,比六曹判书要尊崇。
而议政府之中的左右赞成、左右参赞,虽然号称辅臣,但是地位与六曹判书是持平的,大约属于一个级别。
此时说话的崔鸣吉,就是议政府右赞成这样一个职务。
崔鸣吉说完“不允又如何”的话之后,宣政殿中众人的目光先是盯着他看,片刻之后就又转移到了姜曰广的身上。
只见姜曰广莞尔一笑,看着崔鸣吉,淡淡说道:“尔朝鲜君臣若允了这份条约,我大明与朝鲜自是父慈子孝的宗藩关系,若是不允,宗藩关系不再,而朝鲜与我大明则重新成为敌国。如此而已。”
姜曰广此话不长,但却字字千钧,此话说完,朝鲜君臣一片默然。
只是崔鸣吉仍然不肯罢休,听了姜曰广这话,短暂沉默之后,接着说道:“即便我朝鲜小邦,国小民寡,也知道要以仁义治天下,奈何大明天朝上国却以霸凌对待臣属,天朝如此,又怎么能号称礼仪之邦呢?”
崔鸣吉说完这话,姜曰广含笑不语,不予理睬。
此时李信突然说道:“崔大人以礼仪责我大明朝廷,本人忝为朝廷副使,倒是想问一句,天启七年春,建虏东征朝鲜,朝鲜可曾以礼仪责之,而结果又是如何?!尔朝鲜前番背我大明而事建虏,礼义廉耻又何在?
“此番朝廷旨意已申明,与朝鲜重订条约之事,不过略施薄惩而已,若尔君臣上下抗旨不遵,等待汝辈君臣的,恐怕就不是奉赠大明区区两道之地,而是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了!这一点,汝辈君臣应深思之!”
这些话,其实早在大明京师之时,姜曰广等人已经跟朝鲜前来朝贡的使节金尚容等人说透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