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与周皇后对视一眼,笑了笑说道:“好了,既然你们彼此都满意,朕就着人跟江应诏说说,给你放上一个月婚假。选个黄道吉日,早日完婚吧!”
说完这话,崇祯皇帝又对着交泰殿门口的方正化说道:“方正化,一会儿出宫,就在北安门外,选个近便处的宅子,赏给黄得功,就当是朕给他和紫苏的结婚贺礼!”
北安门外的地段,算是真正的皇城根儿了,是内城里面距离皇城最近的地段之一。
之前都是各路公侯伯府云集的地方,如今皇帝将此处众多公侯伯府中的二十余家夺爵抄家,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如今倒是空出来一大片上好的宅子。
参与整顿京师勋贵圈子全程的方正化,自然知道哪家的哪处宅邸适合给黄得功和紫苏成婚居住之用。
此时听了皇帝的话,当下躬身说道:“奴婢遵旨!”
皇帝皇后将坤宁宫中的女官紫苏许配给皇帝器重的年轻将领黄得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宫内众多宫女的耳中,也很快就传到了值守宫禁的天策卫、羽林卫士卒那里。
看来这件事情是千真万确了!
崇祯皇帝之所以如此着急,把黄得功和紫苏的事情定下来,就是要给所有关心这件事情的宫内女官和有关的将校士卒们,吃个定心丸。
交泰殿中的相亲之事扮成之后,崇祯皇帝又领着黄得功离开了交泰殿,回到乾清宫中。
黄得功又是向皇帝磕头谢恩,崇祯皇帝也只好坦然受着。
行了礼后,崇祯皇帝问起五军营移防居庸关一线的情形,问了问五军营清洗过后,如今的将校士卒情况,黄得功一一如实禀报。
有了五军营布防居庸关到紫荆关,再有三千营驻扎在古北口往京师来的唯一一条大路上,京师西北的防御可以说已经是固若金汤了。
崇祯皇帝从黄得功的禀报之中,所能获知的消息,是十分难得的第一手信息。
历史上原本那位崇祯皇帝,不可谓不节俭,也不可谓不勤政,但是他对于军中的情形却始终是若明若暗,或者说根本就不了解军中士卒的疾苦。
原本那位崇祯皇帝得到外部信息的渠道很少,一个是各种大臣的上奏,一个就是锦衣卫的各种奏报。
然而在历史上,这两种消息的来源都是不可靠的。
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决策者,如果你不能从下面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那么你的决策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适得其反,发挥破坏作用。
崇祯年间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给败坏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