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伯王先通不必说了,是内圣外王第一人王阳明之后,李自成率领大军入城之后,其他勋贵纷纷投降,而新建伯王先通誓死不降,最后被闯军杀了祭旗。
至于宁远伯李尊祖,则是名将李成梁之后,也是在闯军入城之后坚持不降而被杀掉的。
这两个人因为其祖先曾有大功于大明朝廷,而且在士林和士卒之中都算是颇有声望,所以把他们放到这个位置上,也能收拾一下军心民心。
这几道圣旨很快就公开下发了。
而随着这几道圣旨的公开下发,京师勋贵圈中暗流涌动的局面瞬时平静下来不少。
崇祯皇帝剥夺了成国公府的爵位,免除了成国公府的世职,同时还将成国公府上下交由三法司会审定罪,固然出乎意料地严厉,但是此时成国公畏罪自杀的原因也已经在京师勋贵圈中私下传开了。
他们都知道了原来成国公畏罪自杀的“真正内幕”,所以一时之间不少人放心了不少。
另外一个让他们放心的是,被攻讦攀咬出来的成国公都死了,而襄城伯李国祯却还好端端地关押着,只是免除了世职,连襄城伯的世爵都还留着呢。
这让许多人认为,皇帝大肆发作成国公府,主要是因为成国公朱纯臣自己口无遮拦、非议主上,实在是罪有应得,而他们这些勋贵世家,不过是被成国公府牵连了而已。
所以,一时之间,京师倒是平静下来了。
然而,这些勋贵武臣们的想法错了,特别是其中的几家,很快就为这个错误付出了代价。
崇祯皇帝的那几道圣旨平淡无奇,但却成功分化了京师的勋贵圈子,同时也暂时安抚了部分勋贵的心。
利用短暂的间歇期,崇祯皇帝分别召见了已经领旨,即将上任的宣城伯卫时泰、惠安伯张庆臻、新建伯王先通和宁远伯李尊祖,并向他们交代了一番上任之后的注意事项。
这几人虽然都是功臣勋贵之后,但却是京师勋贵世家之中一直不怎么受重视的几个。
因为不受皇帝的重视,也就没有实际的差遣职务,所以此前相当长的时间内,在京师勋贵圈子里,地位一直都不高,属于外围边缘人员。
如今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突然落到了他们头上,个个都是喜气洋洋、信心满满,想要作为一番,以不辜负皇帝对他们意料之外的信任。
崇祯皇帝接见完毕,很快就安排军机处和兵部出人,带着圣旨领着这几个人上任去了。
至此,京师三大营之中的五军营、三千营,如同神机营一样,也落入了皇帝信任的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