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夜半突袭

乌力吉带领的那些监视曹文诏所部的牧奴,自然早就已经被处理掉了。

陈仁锡、王振远和曹文诏带领着六百骑兵迅速出营,先是一路往南,然后掉头往东,接着转而北上,饶了一圈,半个时辰之后,终于又回到了最初刚到喀喇沁台吉驻地的那道小山丘上,远远地能够看到布尔哈图议事大帐之中灯火通明。

陈仁锡心说,很好,宴会还没有结束。陈仁锡很有自知之明,虽然喜谈兵事,但却知道自己没有一丁点的作战经验,于是很干脆地把突袭布尔哈图大帐的指挥权,交给了擅长骑兵突击作战的曹文诏。

曹文诏也没客气,很快招来曹文耀、曹变蛟和应时盛,三言五语就把战术布置妥当,曹文耀率领百骑作为后备队,然后带领剩余五百骑,沉声吼出一个“走”字,一夹马腹,率先起步,往下冲去。

王振远也是一马当先,与曹文诏一样,手持大枪、身穿明光铠,疾驰而下。

在曹文耀的护卫下,留在原地的陈仁锡心里陡然紧张万分,一颗心简直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脑袋里一片空白,只是愣愣地看着疾驰而去的曹文诏、曹变蛟、应时盛和王振远,及其身后紧紧跟随的铁骑洪流。

陈仁锡之所以紧张万分,固然是这个事情的成败实在是关系重大,一旦突袭失利,即便他们这些人能够逃出生天,他们的使命也算是彻底失败了,喀喇沁部接下来肯定要倒向科尔沁人及其背后的后金。他们出使喀喇沁之前的所有担心都会变成现实,这是陈仁锡所不愿看到的。

当然了,陈仁锡之所以担心失败,纯粹是因为他对曹文诏等人的不了解。如果他像当今的崇祯皇帝一样了解这几个人的话,他就不会担心失败了。

曹文诏绝对是明末武将之中的战神级人物,最擅长的作战就是骑兵突击,常常带着千把人的骑兵,就敢对着数万人的流寇冲锋陷阵,而且总是以少胜多。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其实在明朝的皇帝里面,已经算是识人善任了。大同军户出身的曹文诏,少年从军,即赴辽东作战,十几年一路积功升至游击。

崇祯二年冬,后金入侵,曹文诏跟着袁崇焕、祖大寿、何可纲,一路疾驰入关救援京师,当时还是个游击的曹文诏,此战过后,立下功劳,随即被提升为参将,四个月后又立功,被提拔为延绥镇副总兵,之后不到一年,又因功被提拔为临洮镇总兵。面对曹文诏的人生际遇,你能说崇祯皇帝有眼无珠、昏庸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