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军机大臣

说完这些事,朱大明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然后又对在座的几位阁臣说道:“朕今日召几位阁臣前来,一是处理这些急务,二呢就是要与几位阁臣谈谈朕的一些想法。

“其中一个呢,是朕打算在武英殿暂设一个专职负责帮朕处理军机大事的军机处,军机大臣由阁臣中知兵者,兵部、五军都督府,以及久在边镇的督抚边臣中选任,参照宋代的枢密院,为朕参谋军事,全权谋划统领九边防务及平叛事务。

“一来,可以把政务与军务分开,可互不干扰,二来,以明白戎政的大臣专职处理戎政,也会更少掣肘,更少失误,也能避免军机大事因朝臣空发议论而延误,或者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弊端。当然了,出了错,也更方便追究责任。这是朕的一点考虑。”

在内阁之外设立军机处,把更为要紧的军务直接控制在皇帝手中,这是后来清朝雍正皇帝的做法。

对此,朱大明最担心的就是内阁大臣们的集体反对,因为此前的内阁是统管一切的,其中军务又是最重要的一项。

如今你另设军机处,等于是在分内阁的权,特别是分首辅的权,按照明朝大臣们的德性,是肯定要反对的。

庆幸的是,现在的这个内阁,与明朝之前和之后的内阁都不同,四位阁臣中的三个人,都背负着阉党的嫌疑,话语权受到影响和制约。

而另一个比较有点权威的阁臣,又基本上不可能反对,毕竟皇帝这么做,等于是授予了他比在内阁更大的权力。

因此,皇帝的话一说完,四个人都有点愣神。

孙承宗看了看其他三个人,又见皇帝颇为期盼地看着他,于是起身行礼,说道:“陛下英明。臣认为可行,如今建虏作乱,边事繁重,陛下设立军机处,专掌军机大事,专理辽事以及九边军务,可比以往高效数倍不止。陛下圣明天纵,臣完全赞同。”

朱大明面带微笑,点了点头,显然心中对孙承宗的话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