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因为房地产对材料、装修、耐用消费品等,有着相当的影响,可以说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而失业率和房价,又是决定消费和地产投资的关键性因素。
简单说,失业率、消费、房价和地产投资,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在次贷危机前,成本低廉的按揭促使房价上涨,进而带动地产投资,降低了失业率,促进了消费,繁荣的经济又进一步增加了房地产需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次贷显现之后,房价下跌,导致按揭违约增加,使按揭申请变得困难,令房价进一步下跌,在金融市场与地产市场间形成一个小恶性循环。
而现在,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失业率、消费、房价和地产投资之间相互扯后腿的大恶性循环,已经开始。
所以冯一平的论断,无疑是对的,最难的时候,确实还在后面。
苏世民对此并不是没有预计,实际上,他在去年让自己的公司上市,正是出于对这方面的担忧。
不然,他凭什么把自己的公司的股份拿出一部分来,也就是,带着一些人一起赚钱?
但他没有预计到的是,情况竟然会糟糕到这样的地步。
在去年,他的黑石,可不止收购了重资产的希尔顿,他们还进行了另一起金额更大的收购。
而非常不幸的是,那一起收购,也和房地产有关。
他们在去年2月——也就是房地产泡沫的高峰时期,以创纪录的39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不动产公司eop,正式进军商业地产。
虽然他非常警觉的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迅速处置了eop旗下的一些资产,回收了超过7成的投资,但剩下的那些房产中的不少,现在已经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负资产。
加上他们在房贷证券方面的损失,再加上花了两百多亿美元收购来的希尔顿那一坨……
现在苏世明一看到账面总资产,以及因为不断减去各种损失,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的公司净值,先是心疼,后是头疼。
而6月下旬,因迪美银行的迅速破产和被政府接管,让他想想都心惊。
在这样的时候,苏世明又一次想起了冯一平。
…………
冯一平此时已经抵达硅谷,在去满庭芳之前,他先去了一趟nextdoor园区,之后,又以和佩奇他们碰头的名义,匆匆的赶往谷歌。
因为提前通过电话的缘故,他在路旁的一处停车场就看到了梅耶尔的那辆旧宝马。
“嗨,”他有些激动的坐进去,看到梅耶尔竟然穿了一条束腹的长裙,“我说,这个时候,你就能不能不要想着凸显身材?”
下一刻,梅耶尔俯身过来打开他这边的车门,“你给我下去!”
冯一平:“我怎么就突然处处不受待见?”
欢迎你!
?确实有人在等着看冯一平的笑话。
不但国内有,国外也有。
国内等着看他笑话的人中,是有不少看过冯一平的那份报告。
无论中外,在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比如外交、军事、商贸等方面,都有着一些比较权威的圈子。
这些由一般老百姓都不太知道名称的机构所组成的圈子,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其实一点都不简单,他们的很多意见,都能对相关的政策造成影响。
但既然是圈子,那么,排外,就是它必然的属性。
冯一平那份报告上的一些言论,顿时让他成为了一些人眼中的野蛮人。
你在商业上确实做得不错,这一点,我们承认。
你在学术上,确实也有一定的成绩,这一点,我们也承认。
但你现在竟然预测一场地区性的冲突?
这个,很抱歉,我们就不能苟同了。
这是我们的专业范畴,我们比你更了解相关的情况,更熟悉相应的转化。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美国挑动一个国家和俄罗斯发生冲?
呵呵,不存在的!
因为即便我在经济领域没你擅长,那也知道,你预测这样持续时间不会长地区性的冲突,一不能有效的转移美国国内的政治矛盾,反而还有可能给美国现政府带去更多的挑战。
二,这样持续时间不会太长的地区性冲突,也起不到提振美国经济的作用。
美国经济现在的局面,不是那些军工企业额外拿几个小订单就可以解决。
是的,格鲁吉亚一直在和北约眉来眼去,从二季度开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摩擦有升级的趋势,比如,双方互相击落对方的无人机等。
但是拜托,格鲁吉亚会真刀真枪的挑战俄罗斯?
那得是喝了多少伏特加才能做出的脑残决定?
但除此之外,好像已经找不到其它可能发生冲突的地方。
因为一直以来的火药桶,中东,现在美国的那么多大军在,虽然战争一直还在持续,但怎么也算不上新的冲突。
……所以,呵呵,总算是能看看冯一平的好戏咯!
相信有了这样的教训,冯总你以后不会再有兴趣做个跨界的野蛮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