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赋能

冯一平他们的基金购买cds,是建立在他预测房贷证券会下跌的基础上,因此可以算是一种正常的市场投资行为,只不过比较大胆而已,就类似于预测一个现在正当红,而且依然处于上升期的明星,未来不久就会糊掉一样。

但高盛他们购买cds的性质,就和冯一平他们有根本性的区别。

一方面,高盛在向投资者出售包括次级贷款在内的cdo,向投资者吹嘘,这些债券将会带来多少多少的收益。

而另一方面,高盛又确定,这些cdo不但不会带来收益,反而还会贬值,所以他们有购入cds合约。

这就像是他一边对投资者说,嘉盛的股票接下来一定会涨,你就放心买,大胆买,因此大笔的收着手续费。

而实际上,他觉得,嘉盛的股票接下来一定会亏,所以已经在做空嘉盛的股票……

这样不把投资者的利益当一回事的公司,又是在这样的时候干这样坑的事,未来怎么可能会逃脱美国国会的质询?

再说,未来如果披露出高盛做空美林、雷曼兄弟这些同行股票的事,有人一定也会怀疑,是不是情况本来其实没有那么差,美林、雷曼兄弟原本不会倒闭,次贷危机的影响,原本不会扩大,但高盛你为了自己做空的收益,所以在背后使劲?

再一想,等等,贝尔斯登之所以最后回天乏术,不恰恰是因为高盛“恰到好处”的“无意”泄露的一封邮件有关吗?

所以这家伙,早有这样的先例……

为了平息公众的怒火,美国国会自然得找高盛问个明白。

“一边,金融市场一塌糊涂,另一边,黄金快速飞涨,这真是到了一个乱世,金融乱世啊,”老马感慨道。

“幸好,我们有你,现在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他摇了摇头,“国内,好多公司的日子也紧了起来,一方面,订单在减少,另一方面,银行的放贷,也越收越紧,”

是啊,尽管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极大的抵御了次贷对我们金融系统的冲击,但在这个全球化的今天,次贷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不可避免的传递到了我们这个制造大国。

“说起这个,我有一个想法,”冯一平说,“你看,今年我们的资金比较充足,所以是不是可以这样,依托我们的电商平台收集的数据,为一些信用良好,我们不是已经大致建立了一个粗略的信用体系吗,就以那个数据为基础,再从中挑选一些自身也有竞争力,但很难从银行贷款的电商,提供融资支持?”

“监管机构会允许吗?”金翎马上问。

老马却马上眼睛一亮,“为我们平台上的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个好,这个好!”

“你这个提议启发了我,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做更多,”

“金总的顾虑也很有道理,让监管机构同意,至少短期内不可能,不过,以我们这样的出发点,只要我们一直努力,那就一定会成功的那一天,”

冯一平马上说,“我不是说过吗,还没到时候,”

“我知道,我记得,可是冯,真还会有更难的时候?”劳尔德问。

冯一平心说,难道是上了年纪的人,不分国内外也不分男女,都这么罗嗦?

不过想想从贝尔斯登被收购后到现在这一段时间的平静,他笑了笑,“怎么,你这是嫌最近的日子太过于平静?”

“你之所以看见的,正是因为你想看见,”他又把在法国时怼《世界报》记者的那句话,也是萨特的那句话重复了一遍。

“哦,是吗,”劳尔德听起来,依然是心事重重,感觉心还没有放下来的样子。

冯一平有些奇怪,以高盛的状态,不至于如此啊。

因为哪怕就是最难的日子来了,他们的日子也不至于太难过,特别是考虑到他们和白宫的特殊关系。

然后冯一平就停了下来,“我说劳尔德,你不会是做空了美林或者雷曼兄弟吧?是不是连大摩也有做空?”

那边沉默不语。

劳尔德此时先是一脸的惊讶,跟着是十分的警惕,跟着一个念头不由自主的冒出来,“这个人就不该存在于这世上,”

我不过问了一个问题,之后简短的回答了几个单词而已,你居然就能推测出我在担心什么?

这太可怕,也太难让人安心!

当然,他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念头也太可怕。

只要能赚取更大的利润,他们甚至可以推动一个效果发生变动或者是战争——他们当然会隐身幕后,但是,针对个人,尤其是像冯一平这样在美国政商两界都实力雄厚的人,采取极端的手段,那还从来没有过。

因为那等同于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自己的安全,也一定得不到保障。

他这边心思电转间,冯一平又说了一句,“劳尔德,你这样做会没有朋友……好吧,你们当然不在乎这个,”

“但是,你这么做,就不担心国会日后调查?”

“哦,你们也应该不在乎这个,”

虽然冯一平这么说,看起来是对自己的推断极端自信,但劳尔德却感觉舒服了不少,因为他至少能从这话里,听到关切和担忧。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他就随意敷衍了一下,“既然你认为现在还不到发动的时机,那就等到你说的时机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