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的贷款期限,并没有到,所以,为什么你们会在现在这样的时候,想着出售我们的贷款?”
“还是在明知道收购贷款的那一方,对希尔顿有想法的情况下,这是合作伙伴该有的态度吗?”
苏世民越说越气,“我这就给阿克曼打电话,”
他说的阿克曼,是约瑟夫阿克曼,德意志银行的总裁,当初决定组团给黑石贷款,就是阿克曼。
在卡尔这里确认了相关的消息之后,苏世民不想再跟他废话,只想找阿克曼问个究竟。
“欢迎你和阿克曼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卡尔说得很坦然,一点都不担心苏世民找自己的老板,“有些事情,我相信无论是黑石还是你,都非常清楚,”
“在当前这样的大形势下,不管是我们,还是华尔街的所有公司,或者是全世界所有的金融机构,目前对所有能变现的资产,都有变现的想法,”
“据我所知,黑石目前也有采取这样的行动,不是吗?”
黑石当然有采取这样的行动,但那是增强他们应对当前危机实力的行动,并不会损失他们自身利益。
“卡尔,你知道,你们这样做,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损失吗?”苏世民按捺住怒火,准备怀柔一番。
但卡尔没给他这个机会。
“如果不是面临当前这样的形势,你也清楚我们一般的做法,类似的贷款,我们一般会打包成债券,对外出售,对吧,”
“但目前,这样的债券,显然卖不出去,而和你们一样,我们也希望目前手里能持有更多的现金,所以是的,我们欢迎有客户对这笔贷款报价,也确实收到了报价,”
“但鉴于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果黑石能提前归还这笔贷款,那这一切,就都不是问题,那也是我们乐见的……”
“啪!”苏世民挂断了电话,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这样的时候,他们哪还有钱来提前还贷?
卡尔拿着被挂掉的电话,也骂了一句岂有此理。
这个时候,你能变现债务,我们就不行?
美国,是一个很双标的国家,很多美国人,也是如此。
具体来说,一方面,他们觉得我们很落后,虽然绝大部分美国人,如今早知道,我们早就没留着辫子,但大多数人美国人,依然认为,我们科技不发达。
与此同时,也许是因为看过马可波罗游记的人太多,又或者说他们至少都知道,我们有着世界第一的人口,所以很多美国人认为,我们的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再加上美国人因为自大而造就的一根筋,这就导致在美国的投资市场上,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那就是,只要一家美国公司,宣布自己在中国开展了业务,很多美国人马上会觉得,喔,这家的股票值得投资!
美国上市公司宣布在中国开展业务,虽不至于像国内某钢构公司,捏造了一份几百亿国外大单,导致自家公司股票十几个涨停那么厉害,但无疑非常有助于股价的上扬。
而在一些事上,我们国家,确实也存在双标的地方。
打比方,同一个地区,同一个项目,折算起来,同样的投资金额,带着美元的国外公司,就是比用人民币的国内公司受欢迎。
带着美元的国外公司,在同样的项目上,不仅能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在一些内资很难投资的项目,比如参与一些大型国企的改制上,他们也非常容易得到参与的机会。
所以,自从知道是冯一平搅和黄了中国投资他们的30亿美元的交易后,苏世明是一听到冯一平这个名字,就真是一肚子火。
在上市前夕,他们确实非常渴望来自我们主权基金的投资,来自中国的30亿大手笔的投资,自然会引发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带来更多的认购,有助于他们以高价顺利上市,并募集更多的资金。
同时我们还知道,像在上市之前的认购,都会有相当大的折扣——内地一些公司到港股上市,为了上市顺利,让香港知名企业认购,就是如此。
但黑石发现,应该是中国的主权基金,太希望能有投资华尔街的机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好像不太敏感。
那他们自然不会客气。
在那份他们已经谈好的协议草案上,那30亿美元的认购价格,是他们计划公开上市价31美元的955,可以说,是几近于无了。
换做其它任何一家机构,这么大金额的认购,都不可能接受这样高的价格,那本来意味着,他们在上市之前,就能小赚一笔。
其实也不好说小了,30亿的认购,相差5个点,那就是15亿美元。
还得说一句,黑石是一家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他们的创始人及公众投资人持有的权益凭证,都叫做“合伙权益单位”,根据相关的章程,公司事务基本由担任合伙人的创始人来决定,普通合伙权益持有人仅获得有限的投票权。
而在那份协议上,我们那高达30亿美元换来的99的股份,则没-有-任-何-投票权!
所以,到哪儿还能找到这么好的投资人呢?
而对那几乎已经到手的30亿美元的投资,苏世民他们已经规划好了一系列用途:就用来投资他们看好的一些中国国内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