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许诺

那是1月中旬的时候,小布什为了提振经济,所通过的一项措施,就是希望通过一次性的退税,以及鼓励企业购买设备的减税政策,来给美国经济打一剂强心针。

结果,也就比打水漂好点吧,还是有好多美国民众,包括黄静萍,都能收到退税,但对美国经济的大局,自然不会有什么增益。

“那个计划动用的资金,就接近gdp的1,这样广泛的救助计划,我觉得,哪怕是到10,也不会过分,不是吗?”

我大天朝,为了应对次贷,都有一个4万亿人民币的计划,你美国,这可是为了救命,哪怕就是投个一万亿美元,那难道很多吗?

“同样,国会还是一个大问题,但越早做好这样的准备,越早做国会的工作,届时行动起来,就会更及时,不是吗?”

“你认为,是购买不流动资产,还是直接注资?”保尔森又问。

这个问题,他其实也有考虑,购买不流动性资产,也就是那些房贷证券,国会更容易批准,但直接注资,见效肯定更快。

“那就是技术范畴了,”冯一平说,“而且我相信,危机过后,用来救助的这些资金,应该都能收回来,”

“我甚至可以确定,肯定还会有不少的盈利,”

不得不说,包括很多银行在内,只要挺过了这轮危机,效益还是会非常不错。

也就是,到那时,他们的股价肯定又会上涨,届时收回投资,多少能赚一些。

保尔森站起来,“谢谢你,冯,”他郑重的说,“我欠你一个人情,”

“汉克,我们就别这么俗了好吗,”冯一平笑。

保尔森的笑有些干,他心说,我们还是俗一点好。

“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吗,”冯一平亲热的把手搭在他肩膀上,“什么人情不人情的,我非常高兴,你能在这样的问题上,征求我的意见,”

“我也很高兴,以后遇到了感觉棘手的问题,能从你这里得到建议,”

一个人情?切!哪有那么便宜!

保尔森的笑停顿了一下,就是啊,冯一平这么精的人,怎么可能就这么让自己糊弄过去?

他大概知道冯一平有所求的是什么,他也了解冯一平,不是没有底线的人,所以也没什么负担,“你有我电话,不是吗?”

这就是欣然默许了。

“但是冯,我建议,下周,你还是去一趟纽约的好,”

“我正有此意,”冯一平明白保尔森这是在提醒什么。

贝尔斯登,是他们要结算投资的第一家,这第一家,一定要打一个样出来,不然,他们基金之后收回投资的路,肯定不会平坦。

“刚好,有一个晚宴,我推荐你参加,”保尔森说。

“冯,我知道你一定有了全面的判断,我迫切的想知道你的意见,”

“是这样汉克,”冯一平此时表现得也很郑重。

考虑到自己将从这场危机中获得超额的回报,以及这些回报一分不少的拿回来,并不容易,因此这样交好美国财政部当家人的机会,他还是挺珍惜。

拿捏一下可以,但是不配合,还是容易让人生气。

保尔森这样的人,能低下头来,甚至可以算是专程来请教,这样的机会,绝对不多。

“你能告诉我一个数据吗,就是目前所有的房贷中,属于次级贷款的比例有多少?”

“因为你我都知道,这次危机的核心,就在于房贷,在于次贷,不是吗?”

不然,也不会被称作次贷危机了不是?

保尔森想了想,很快说道,“这也不是太需要保密的数据,明天我在斯坦福胡佛研究所时,可能也会被问道这个问题,”

“我们已经充足完成了超过100万笔住房抵押贷款,其中,”他的声音很沉重,“超过70万笔是次贷,”

冯一平也忍不住张大了嘴。

他已经有所预计,但住房抵押贷款,超过70是次贷?没有人听到这样权威的数据,还能保持镇定。

都乱成了这样,要是不出问题,那才真是见鬼了。

保尔森看了冯一平一眼,便看着窗外。

他是有些不好意思看冯一平,因为他在高盛的时候,类似的证券,肯定也经手过不少。

冯一平喟然一叹,“当金融从业者没有了风险意识……”

保尔森忍不住补充了一句,“监管机构也碌碌无为,”

“得了吧,”冯一平笑,“随便在华尔街上拉个人问问,看谁会喜欢所谓的监管?”

“或者,随便在华尔街上找个人,问问他对纽约州州长先生的观感?”

纽约州现任州长埃利奥特斯皮策,在99年至06年间,一直担任纽约州总检察长(就是美剧《亿万》里查克罗兹的那个角色),在任期间,他干了两件让老百姓高兴的事:整顿华尔街,和打击商业巨头的不法行为。

成效也斐然,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前主席理查德格拉索,和美国国际集团前首席执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这样的巨头,都被他成功的拉下马,所以,他也有“华尔街治安官”之称。

但对这个“监督”他们的人,华尔街多半把他当成瘟神了。

保尔森又转头看向窗外,无话可说啊因为。

“不说那些了,”冯一平忍不住拍了拍保尔森的肩膀,“汉克,大炸弹,是房地美和房利美啊!”

“你的意思是?”保尔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