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抢风头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用,反倒是自己应该在研发同样的产品上努力。

同时,他又一次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facebook能和这么多知名的媒体合作,自家yspace,如果届时只有新闻集团捧场,那就有些难看了啊!

但要论脸色难看,此时自然是谁都比不上东部的那两位。

波士顿,午餐后正在休息的爱德华约翰逊,被劳伦斯芬克一个电话叫了起来,当他匆匆打开电视以后,他就明白,劳伦斯芬克的声音,为什么听上去又有些消沉。

因为说实话,看到这一幕,他都免不了有些消沉。

发动媒体,可以说是他们这个计划最重要的一环,但是你看看,连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大报,都站到了他们那边——他们自然知道,facebook和安卓,就是一边的。

其它的英法德三国的三家报纸,同样不是发行量最大的,就是影响力最大的,和他们达成了合作,可以说就掌握了欧洲的话语权。

更别说还有bbc以及nbc新闻的助力。

至于国家地理,以及大西洋月刊,那又哪能小觑?

作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官方杂志,国家地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

而大西洋月刊,一直就是美国最受人尊敬的刊物之一。

他自然知道,既然他们都和facebook达成了合作,那么接下来,自然不能指望他们攻击安卓。

虽然所有的媒体都宣称他们的中立,以及客观,但他们两位哪里能不知道,在利益面前,这些媒体会做出什么样选择?

不然,他们那里来的信心让这些媒体跟着他们的指挥棒走?

而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因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nbc的肯定不参与,以及唱反调,势必会影响到不少媒体的态度。

他们所期待的局面,最后,怕只能会是场不痛不痒的闹剧了。

“爱德华,我觉得……”

“你别说了,”爱德华约翰逊打断了劳伦斯芬克的话。

他记得,上一次,劳伦斯就表示出了相关的担忧,结果,他担忧对了……

他不想听到劳伦斯那个乌鸦嘴再发表什么意见,“我得想想,好好想想,”

11月25号,尽管离安卓发布会还有三天的时间,各报纸上关于安卓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多。

现在的科技界,这样重量级的新闻事件,真算起来,一年也没有几件,对媒体来说,那自然每一件都要利用到极致。

因为有些国外的嘉宾已经陆续抵达,以及安卓团队的主创,主要是鲁宾,接受了几次采访,披露了一些研发过程中的艰辛,这一天关于安卓的报道,还是很有些干货。

和其它国家的民众一样,美国的民众固然会欣赏创业者的成功,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遭遇的艰辛,明显会更让他们印象深刻。

这大概是因为,能体会到成功滋味的人少,而大多数人所能品尝到的,只有失败的苦涩,或者说,是连失败都算不上,几乎已经成为日常的各种苦涩。

因此这些未来可能会成为又一个创业新星的家伙们,他们创业路上所经历的那些和大多数人没什么区别,甚至难度更大的挑战,更是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在公关部门的调教下,鲁宾非常配合的披露了创业过程中的几个细节:有一段时间,几乎借遍了所有朋友,但能借到的,也只有几万美元。

而那几万美元,再省着花,也烧不了几天。

以及,他曾经带着主创团队的全体成员,飞到国外一家知名的公司谈投资的问题,结果非但没能得到投资,还被人当面好一阵奚落。

最后带着屈辱无功而返。

而实际上,他们本来是抱着必胜的信心去的,团队去程的机票费用,已经花光了公司账上的余额,所以他那时不但要忍受着失败带来的巨大挫折,以及被人瞧不起后的屈辱感,给整个团队打气,还得想办法筹钱凑够返程的机票费用……

这些细节,可想而知,当然是有艺术加工过,而安卓之所以能成功,主要也都归功到了鲁宾个人,以及,nextdoor及时的投资上。

但是,尤其是美国的民众,还就是喜欢这样的调调。

因为,崇尚个性的他们,更喜欢这样的个人英雄,在听故事的时候,团队?没人在乎。

大家只在乎主角。

每一个主角的成功,都是美国梦的又一次体现,也是激励不少目前一直只经历风雨,还没见过彩虹的人,满怀希望的坚持下去的动力。

鲁宾在其中的一些神来之笔,也有非常好效果。

比如,在提到筹资的时候,他指着已经近乎秃顶的脑袋说,“看,这里的头发,就是那个时候愁没的,”

据统计,从他爆出这番言论后,不少秃顶的男士,好像迎来了春天,走在路上,他们经常会收获敬佩的目光……

同时,有不少吃瓜群众才积极的猜测,当初羞辱鲁宾他们的,究竟是哪家公司?

他们之所以那么积极的去挖这个问题,主要就是想看看,那几公司现在的反应。

逆袭并啪啪打脸的环节,是全世界的民众都喜欢看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