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冯一平说的不低于12的年回报率,又让他有些动心,那毕竟是真的回报。
他虽然给很多人每月固定1的回报,但他这么些年真正的投资项目,年回报率在12以上,一个没有。
反倒是血本无归的,经常有。
如果有可能,他觉得,明年就是把资金存在银行,都可能会比自己投资的回报要高。
毕竟,把资金存在银行,最多就是因为跑不过通胀所产生的隐性损失,但如果自己另外投资,那很有可能投多少亏多少。
更让他觉得诧异的是,对冯一平所说的这样的回报,他竟然一点都不怀疑,他是从心里觉得,不管明年的市场如何低迷,冯一平一定能做到。
“这个,冯,”他看了看那张纸条,“你知道,这样的承诺,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这样的回报,对我并不具有吸引力,”
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真的和冯一平具体讨论起来?
这其实是因为,他一直在朝外付钱,一直在用客户的资金,来付他们的回报,而并没有多少利润入账,累计下来让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导致他下意识的看重冯一平承诺的这最低12的回报。
“得了吧麦道夫,我接受你的投资,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冯一平把那些文件整理了一下,把电脑也合上,站起身来,看样子是准备结束会谈的意思。
“你想想我在美国的这些公司吧,作为纳斯达克前主席,我想,你大概能估算出他们的整体价值,”
“相信你也知道,我的一些热门的项目,包括facebook,目前都没有接受外部投资,而我所有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还不到10,”
“所以,50到100亿美元?”他摇了摇头,“单我在谷歌所持股份的市值都早就不止50亿美元,”
麦道夫不由自主的站起来,眼前的这位,那才是真有钱。
而他,虽然经手的资金,也早就接近500亿美元,但那都是别人的钱,而自己每个月,向投资者返还的那几个亿,那实际上就相当于是自己的亏损。
所以,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虽然外人看起来,他还是高冷且风光,但实际上,早就已经资不抵债。
冯一平还真不一样,他即便把50亿或者100亿全都赔光,他随便分点自己公司的股权出来,就能轻松抵债。
把钱交给他,确实比较靠谱,至少,不用担心本金都收不回来。
冯一平拍了拍麦道夫的肩膀,“那就这样?你好好考虑考虑,如果可以,给我办公室打电话,”
冯一平飘然而去,而麦道夫留在会议室里凌乱,我本来是找他投资的吧,怎么现在反倒被他说得有些心动,想投资他呢?
这事情,这世界……
麦道夫有那么一瞬的恍惚,我是谁?我在哪?我来干嘛?主要是冯一平的话,真的是让他觉得有些不真实。
但他毕竟有着异于常人的心里素质,所以很快就从恍惚中清醒了过来。
我是麦道夫,我是来骗,不是,我是来忽悠……呸,我是来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投资的机会的。
但他说什么?他说给我一个投资的机会?
麦道夫微微的晃了一下身子,我得捋一捋。
他看到,冯一平又在看着电脑,多半没有注意到他刚才的那一阵失常。
但他反而更警惕了起来。
夏晋桁的那两句话,如果进一步作一个提炼,那其实可以说,冯一平是一个很厉害的人,非常厉害。
麦道夫此前多少还是有些不信的。
首先,他觉得冯一平还是太年轻,无论如何,在经验方面,不可能有自己老辣。
其次,在分析过冯一平的简历后,他发现,冯一平走得太顺,可以说,压根就没有受过什么挫折。
一般而言,这样的人都会自信爆棚,而实际上,自信爆棚的人,相当好对付。
麦道夫走到今天,如果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目标人物当傻子。
说起来匪夷所思,但更匪夷所思的是,多数情况下,他都成功了,所以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人抢着给他送钱。
但是现在,任他如何给自己加油鼓劲,他发现,自己完全做不到把那边的那个年轻人当傻子。
而在他这一行,如果自己不能成功的催眠自己,把目标当傻子,那么,就不大会有成功的可能性。
看来这个从各方面来说,都非常不错的目标,只能遗憾的先放弃。
虽然非常的舍不得,但是,这样的念头一生出来,原本还觉得压力很大的麦道夫,一下子就轻松了下来,所谓无欲则刚,就是这么回事。
他同时还真的对冯一平有了些小小的鄙视,不是都说这位如何的谦逊吗,原来私下里其实对有些事情在意得很,而且自视甚高的样子,在投资方面,认为自己和巴菲特是一个档次。
呵呵,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果然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他“呵呵”的笑了起来,“冯,你说笑了,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并不缺投资项目,”
“虽然可能在长期投资回报率上,我和你以及巴菲特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投资回报率的稳定性方面,我想,没人会比我做得更好,”
他这是顺便帮自己洗了一波,毕竟在专业投资人士的眼中,每个月给客户回报,而且还是固定回报这样的事,至少绝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