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二章 最重要的一个伙伴

于是,在电脑销售领域,和arn公司还存在竞争的苹果公司,前后花了六周的时间去做工作,让arn同意把它的芯片研发部门独立出来运营。

最终,苹果如愿了,在1990年11月27日,合资公司ar正式成立,由苹果、arn和vlsi(美国的一家半导体公司)发起,他们三家,分别出资150万、150万、25万英镑。

arn也把ar处理器相关的知识产权,以及12名员工,放在了新成立的公司里。

此后,ar的缩写被转而解释为advancedriscache。

新成立的ar,为苹果的newton掌上电脑,研发ar6处理器,但遗憾的是,那个时代所有的掌上电脑,都没有太大的作为,苹果的newton也不例外。

生产了几年之后就被停产——说起来,国内后来的商务通,还算是一款很成功的产品。

总之,ar,从此活了下来。

因为它研发的芯片,功耗低,所以又得到了诺基亚的青睐,诺基亚的一代经典,6110,便是采用了ar的处理器。

此后,ar开放授权,且不像英特尔那样,自己生产芯片的商业模式,在手机市场,大获成功。

当然,前文也说过,英特尔也是因为pc和服务器芯片,利润更高,所以一直看不上利润偏低的手机芯片,从而让ar,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冯一平,也是在收购了安卓之后,才想起来,自从智能手机发布之后,ar将会如何风光。

我们大概可以这么说,如果说,在pc主导的互联网时代,是由微软和英特尔的tel联盟所主导,那么在智能手机发布之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由安卓和ar的双a联盟所主导。

我们的手机,我的平板,我们的智能电视,我们的汽车,我们其它的智能家居产品……所有的这些,背后都有ar研发的芯片。

所以,他觉得自己是来迟了,应该在上一次到访剑桥的时候,就顺道到ar,如果那是能收购下来,真的是再好不过。

当然,现在也不太迟,至少,他会比原本的谷歌做得要好,谷歌当初成立开放手机联盟的时候,ar甚至都不是初创成员。

再说,鉴于接下来会愈演愈烈的次贷风暴,虽然没能在iphone发布之前,就对ar有所动作,是个错误,那么明年,应该同样是个好的机会窗口。

“到了,”德鲁克说。

冯一平能看到,ar公司门口那,有个身材瘦削的老头,正带着一些人在走出来。

铅灰色的云,堆满了天空,以至于连一丝蓝色都看不到,从云层里洒落的细雨,倒是让路旁的草坪和树木,稍微鲜亮了几分,但这却给其它的人带来了麻烦。

剑河上,那些往日里英姿勃勃的撑篙的学生,穿着雨衣,又要避开迎面吹来的夹着冷雨的风,身子都佝偻了起来。

在这样的天气里,依然坚持游览的游客,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头上顶着一把伞,身前还挡着一把伞,所谓游览的乐趣,估计丝毫都享受不到。

冯一平都可以猜到其中一些人的心声,自己选择的旅程,就是哭,就是跪,也必须得走完啊。

看着河上那些难受的撑篙人,和同样谈不上享受的游客,冯一平说了一句,“果然,是人就有失误的时候啊,”

“你说什么,冯?”坐在一旁的德鲁克从文件夹上抬起头来。

“我是说,因为抛售了这家公司的股票,不知道乔布斯现在会不会觉得后悔,”冯一平说。

德鲁克埋头想了一会,“当初乔布斯应该也是没有办法,我记得,好像他当时都开口向比尔盖茨借钱?”

“是,我听说过那件事,”冯一平说。

这件事,可能是乔布斯不太愿意提起的一件事之一,在他重返苹果之后,97年波士顿的苹果产品展览会上,头衔还是苹果临时首席执行官的乔布斯,忽悠住了比尔盖茨,并对媒体宣布,“我们要摒弃‘让苹果胜利,微软必须失败’的观念,”

乔布斯向世界宣布苹果和微软合作的时候,比尔·盖茨就在他背后点头微笑着,他除了出面力挺乔布斯,还借款一亿美元给苹果用来发展。

对那时已经身在破产边缘的苹果来说,那一亿美元,非常弥足珍贵。

但冯一平完全能想象得出,此前一直对比尔盖茨非常不服气,各种贬低,各种看不起的乔布斯,在不得不向比尔盖茨低头借钱时,内心会有多么煎熬。

我们大概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周大炮向小马哥借钱,他那时会有多憋屈,我们就能体会得到乔布斯当时的心情。

从另一方面来说,乔布斯必然也清楚,自己所谓的和微软合作,不过是一个幌子,钱到手之后依然会和以往一样,把微软当作最重要的对手,也就是,他知道自己借到了这笔钱之后,会对自己原本就不太好的形象,再一次造成负面影响。

但他依然那么做了,可想而知,苹果当时缺钱缺的多么厉害,而他又如何无奈。

在那样的情况下,他抛售苹果持有的一些其它公司的股票,来为苹果续命,来为苹果的发展募集资金,其实也是一个很必然的选择。

“就是他当初预计到了今天的情况,他应该也还是会抛售,但我觉得,他应该也没有预见到今天的情况,”德鲁克说,“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具备冯你这样超卓的眼光,乔布斯也不例外,”

“呵呵,”冯一平笑了笑,“你这么说,我真的压力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