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 工作狂的早餐

中午不行,中午自己和他都会很忙。

“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不用了,跟餐厅说一声就是,”冯一平一点都没意识到金翎的变化,“我们可以从这两家公司创始人的角度来谈谈,”

“他们俩恰巧是同年,因为时代的原因,创业境遇也都惊人的相似,目前都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两人作为企业的创始人,也一直都有着让基业长青的设想,”

“但不同的是,联想创始人,目前已经退居二线,把公司的发展,交给了杨少帅他们这些年轻人,也可以说,把公司的发展,交给了职业经理人,”

“而华为呢,创始人一直在操心公司的发展,总是在思考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可能遇到的危机,”

“当然,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两种方式,同样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考虑到他们两位,都可以说是自己创办企业的‘教父’,在国内的文化环境中,他们这样人物参与公司的工作,还是放手公司的工作,不可否认的会给员工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是,你看你一回国,国内员工的工作状态都不一样了,”金翎忍不住说了一句。

冯一平听出了金翎的醋意,笑着说道,“我们俩这样的搭档,是个特例,”

“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职业经理人,相对更擅长的是业绩,而非战略,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增长瓶颈的时候,”

“在那样的时候,前瞻性的战略,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联想那边,相对交班太早了些啊,华为未来因为这一点所带来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金翎忍不住又说了一句,“那你觉得,你35岁退休,可能吗?”

冯一平顿时一窒,有些说不出话来。

昨天晚上,关于未来孩子和公司的问题,他想了半夜,结合他刚才分析的那一点,金翎刚刚问的这句话,又戳中了他现在不太愿意去细想的一点。

退休梦,现实吗?

金翎看他的样子,也知道自己这话,问的不太是时候,连忙转移话题,“哎,你用面包蘸点包子里的汤吃吃试试,”

跟着就觉得,这真不是我风格。

“你上次还没回答我,为什么把国内的手机公司,放到最后才谈?”

话一出口,她又有些后悔,啧!我怎么又是谈工作……

纵观整个功能机时代,国内的手机市场,可以说是各路诸侯层出不穷,和这个行业相关的,或者不相关的,一股脑都涌了进来。

有的表现还不错,在市场推广到位,几款产品也能有些特色的情况下,在市场上还是折腾了一些水花出来,引领了几个月的风骚。

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到了智能手机时代,就如花落水流般,转瞬无影无踪。

国内的手机公司,冯一平想拉入开放手机联盟的,只有两家,联想和华为。

实际上,他是只想拉进来一家,而在这一点上,金翎和他,持相同又不同的态度。

她也觉得,只拉进来一家就好,而那一家,自然是联想。

“在民营企业领域,无论是销售额还是社会影响力,联想都只仅次于我们……”

坦白说,在当年超越联想,成为民营企业500强榜首的时候,金翎还是非常激动,对这个此前一直在销售额方面,始终压着嘉盛一头的公司,她一直挺有敬意。

又因为联想拿出高额的费用,成了首都奥运会的赞助商,再加上之前收购ib公司pc业务,此时的联想品牌的知名度,真的称得上是如日中天。

但是华为,拜托,她马上把电脑拿到餐桌上,翻出一份文件来,“他们去年的营收,只有656亿,也就比联想的一半多了点吧,”

“联想02年涉足手机领域,比华为也早了一年,”

“你不是一直说,开放手机联盟,对创始成员的要求,应该很高吗?”

好嘛,她现在竟然有些看不起华为。

这也不好说是她看问题不全面,此时的华为,还并没有大手笔的投入到研发上,再说就是有,又哪能比嘉盛多呢?

而联想之前的那么些年,一直高居国内民营500强的榜首,创始人也被称为商界的领袖,此时的华为和它一比,确实要差上几筹。

“我自然有我的道理,因为在移动通讯领域,华为原本就有巨大的优势,你看,他们在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等业务领域,目前可以说是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冯一平解释道,“他们在核心技术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建树,”

金翎马上说,“也别说什么贸工技还是技工贸这样的老理由,我们都知道,这两条路,都能成功,也都能失败,”

冯一平很早就在公司内部分析过联想的模式,对联想贸工技的路线并不是太看好。

“就看联想这两年,正是依靠着贸工技的模式,实现了高速增长,”

“但我们再看看,被联想并购了pc业务,其实目前整体状况都不乐观的ib,它走的就是技工贸的路子,”

“所以,这两种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