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县令登门

王旭的心很大,成圣便成真圣,亚圣有什么意思。

反过来,在孔圣专美于前的情况,比肩孔圣,功盖孟圣,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他需要时间,大把大把的时间,他要赢的不是某个书生,甚至不是某个党派,而是这个天下,这个儒家。

文道不比其他,不成圣,百年之后便是一捧黄土。

所以,他的时间只有百年,不成功,便成仁,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只有成圣之后,再喝下不老泉,才不用担心文气被其他力量沾污,在此之前,任何延寿的东西都碰不得。

静!!

王旭提笔书写静字,平心静气。

一连写了十几篇,外面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县上的宋县令到了。

“少爷,宋县令到了,老爷让你过去一趟。”

听到下人传来的话,王旭放下纸笔,也很想见一见这位新任县令。

他打算今年下场参加县试,不用说,这位新任县令,便是三位主考官之一。

按照往年的规矩,县试之中,三位主考官会分别由县令,县上公学的学政,还有一位从金山府下来的监考官,三人共同主持县试。

虽然王旭自负,童生考试手到擒来,却也不会自大到,认为宋县令这个主考官没有用处。

要知道,在考场中,有个词叫压才。

才是才华的,唐宋时期,追捧神童,出过很多少年进士。

比如晏殊,杨廷和,寇准,郭元振,黄潜善,徐稚,这些人都是十几岁中进士,以后飞黄腾达的神童。

到了明朝,科举的规矩越来越多,文人开始逐渐反感神童,因为很多十几岁中举,中进士的神童,用现代话说就是高分低能。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是十年寒窗,考了一辈子,而立之年才中进士,你十几岁就是进士,让我们情何以堪。

于是,就有了压才的说法。

意思是,这人才华有,但是得压一压,磨一磨锐气。

明朝中后期,压才,压制神童,成了科举的潜规则,渐渐神童便少了。

王旭有五代大家的文献作为参考,童子试手到擒来,就怕有人看他年幼,要压一压他,故意不让他中。

所以,见到宋珧的时候,也要将话点给他,不求他在县试的时候开绿灯,只要别亮红灯就行。

潘婆满脸堆笑,带着两个健仆,将绣娘给带走了。

刘全小心翼翼的看去,发现王旭的目光中,没有任何怜悯,有的只是冰冷一片。

“下去吧,宋县令到的时候在通知我。”

王旭轻轻挥手,示意刘全可以走了。

刘全低着头,小心翼翼的推出去,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将门关上。

离开西院的时候,养鹰的老董,正巧从西院的鹰房里出来,看到刘全满头大汗,奇怪道:“刘管家,怎么把你热成这样?”

“原来是老董啊。”

刘全摸了摸额头,发现全是汗水,答非所问道:“这大中午的,你吃了没?”

“还没,正准备去呢。”

王家的下人中,老董算是最特殊的一个。

他每天的任务就是训鹰,保证元宝有足够的飞行时间,不会在鹰房中无聊。

平日里,除了王旭以外,连刘全都管不到他,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走吧,跟老哥出去喝点。”

刘全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喝酒了,开口叫上了老董。

老董是北方汉子,属于那种大冬天,后半夜你喊他喝酒,他都睡下了,一听酒字,也能麻溜爬起来,跟你对瓶吹的人。

听到有人请喝酒,老董当仁不让,乐呵呵的跟上去:“今天是啥日子,刘管家你这种大忙人,居然也有心思喝酒了?”

“就是想喝了。”刘全回答的比较含糊。

老董也不以为意,继续之前的那个问道:“刘管家,这这是干啥活去了,整这一身汗?”

二人走出西院,被冷风一吹,刘全紧了紧衣领,低声道:“要说被少爷吓得,你信不信?”

“不能吧,少爷才九岁,能把你吓成这样?”老董当然不信。

刘全咽了口吐沫,小声道:“以前我也不信,可今天我知道了,少爷才是最冷的那个,打骨子里就有一种冷。绣娘你知道吧,前几个月,新进来的那个丫鬟,长得特漂亮那个。”

“知道啊,那丫头长的真标正,我见过那么多人,也不敢说有哪个,能比绣娘更漂亮的,长大后绝对是个大美人。”

老董说到这里,才想到绣娘是王旭当丫鬟,当下人的是不能议论的,赶紧改口道:“你说这个干嘛?”

“卖了,直接就卖了。”刘全满是心悸。

“什么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