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会面

“慢走”

王旭一路出了傅府,看着慢慢闭合上的大门,目光中闪过丝丝恼怒。

从始至终,傅天仇都是爱答不理的,恐怕在他心中,也在讽刺自己不自量力吧。

看来,今天是来的急了,要是等镇抚使的任命下来,没准还能在傅府混个午饭。

现在可好,别说留下吃午饭了,连人家的正堂都没进去,就被带到茶亭招呼了一下。

茶亭,那可不是招呼客人的地方,客人来了,被带到茶亭中,一般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关系亲近的,没拿你当外人,大家喝茶聊天还会显得轻松。

第二种,人家肯本就看不上你,认为你的身份,往茶亭招待一下就行了,还成不了正厅堂上客。

王旭也不是傻子,显然他这种情况是第二种,根本没被傅天仇放在眼中,当做杂鱼随手打发了。

不过这样也好,最起码从傅天仇的态度中,王旭足以肯定,傅天仇不是真的被贬官回乡。

要不然,县官不如现管,一个被贬回乡的前兵部尚书,可不敢在地方上不给锦衣卫的面子。

傅天仇敢这么干,就说明他还是兵部尚书的心里,一点没将自己被贬官当回事,眼里面只有朝堂上的诸位大员,地方上的芝麻小官看也不屑看上一眼。

什么情况下,能让傅天仇如此有自信,王旭思前想后,只有他不是真的贬官,被贬只是一种计策,随时都会被朝廷复起时,才会有这种稳坐条鱼台的心里。

“稳坐钓鱼台吗?哼哼,我们走着瞧,有你求我的时候。”

傅天仇有把握,王旭更有把握,熟知剧情的他非常清楚,太子党在快要顶不住的时候,可是将傅天仇污蔑为乱党,要送往京城受审的。

而且,受审只是掩饰,真正的目的是引傅天仇出来,让普渡慈航半路截杀。

王旭自信不能成事,坏事还是可以的,傅天仇认为自己官高势大,一切尽在掌握,那就大错特错了。

只要操作的好,王旭有的是办法让傅天仇欠他人情,必要的时候,也能给这老东西吃点苦头。

“现在还用的到你,不然”

王旭翻身上马,看了眼傅府外的牌匾,喝道:“驾”

京城的高手多不多,当然多了,六扇门,锦衣卫,大内供奉,十二监,五城兵马司,这几个部门就得有多少高手。

城门楼上掉下去一块砖头,拍到十个人,六个是武林高手,两个是佛门高僧,两个是道家真人。

整个大宁朝的精华,有六成积累在京城中,东南西北四城,个个都是藏龙卧虎,连王旭都不敢说自己是打通街。

“没有吧,我在京城生活了十几年,没见几个高手呀!”面对王旭看傻瓜一样的目光,傅月池显得很惊讶。

这种惊讶不是伪装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仿佛她真的很惊讶一样。

王旭耸了耸肩没有说话,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傅月池剑法凌乱,气息不稳,最多就是二三流的水平。

江湖中,眼力与实力是成正比的,乞丐不可能跟亿万富翁是朋友,恐怕以傅月池的武功,就算有高手也接触不到吧。

“王千户,久等了”

傅天仇来的很巧,没等王旭跟二女聊几句,人家老爹就从后面赶到了。

傅天仇是那种标准的国字脸,虽然年近六旬,却满面红光,精神抖擞,看着就给人一种伟男子,大丈夫的既视感。

王旭阅人无数,看到傅天仇的样子,也不得不说一声好。

平心而论,他就是那种往那里一站,就会被别人当做是好人的人,再加上是官身,当然就是好官了。

“貌似忠良啊!”看着满脸忠厚,犹如股肱之臣的傅天仇,王旭想到了历史中的秦桧。

御史弹劾秦桧时,曾说秦桧厚貌情深,大奸似忠,矫言伪行,心口不一。

厚貌情深,这句话的意思是看着忠厚,是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实际上内心不可捉摸。

大奸似忠,这个就更好解释了,历史上的有人评价王莽,曹操,安禄山,魏忠贤,就是大奸似忠的面貌。

如此伟岸的傅天仇,配上这三步一景,如在画中的傅府,王旭除了秦桧想不到别人。

其实,古往今来,那些有名的佞臣,都是这幅外表伟岸,宛若大丈夫的样子。

反倒是不太讨喜的忠臣,往往长得不好看。

比如说岳飞,古人对岳飞的外貌形容,是面色偏黄,壮硕少须,脊背略弯,犹如老农。

古人以长须为美,从评价上来看,岳飞长得绝不会太好看,不然就是国字脸,冲天眉,身高八尺,威风凛凛这样的词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