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北海近的地方,还能有必经之处,离北海远的话,我们又是提前埋伏,如何确定北海的援军一定会经过那里?”
“那就要事先想清楚孔融是去向谁求援了。只要知道援军来的方向,自然能找到他们会经过的路线。”孙权回道。
“哦?孙公子已经知道了孔融求援的目标?”管亥眉毛一挑,他以为孙权是因为一度抓住过太史慈,而从太史慈口中套出的信息。
“平原相刘备。孔融必然是找刘备求援,也只有刘备会愿意出兵援救北海。”孙权肯定的说道。
“可人却是我们故意放走的,他们不会怀疑吗?”管亥突然问道。
“怀疑也会来救,不然他就不是刘备了!”孙权一脸的坚信,刘备不管是真君子也好,伪君子也罢,之所以最后能成功,靠的就是他刘皇叔坚持仁义道德的人设。
人设这个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真的很重要。同样是依附过无数诸侯,为什么吕布不管投靠谁,大家都不敢相信他,连以大度著称的曹操(曹操连杀子仇人张绣都愿意接纳),都不敢接受吕布的请降。可刘备呢,依附过公孙瓒,依附过袁绍,依附过陶谦,依附过曹操,依附过刘表,甚至最后赤壁之战前跟江东的联合,实际上也算得上一种依附,结果呢,所有人都把刘备当成座上宾,固然也防着他,固然也不重用他,但就没一个要干脆把刘备杀了的,这就是人设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是以,孙权才坚信,在太史慈去平原相找上刘备之后,刘备已经没了拒绝的理由,不然的话,他的人设就崩了,一个人设崩了的刘备,未来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也成不了孙权心目中的大敌。
“管将军,你要信得过我的话,你继续在这里包围北海。由我,带一部分精锐,去埋伏由平原郡赶过来的援军。”孙权说出自己的提议。
1秒记住爱尚:。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无法理解,明明北海不会有任何援军,现在我们却不得不面对一方援军,多一个敌人,对我们真的有好处吗?”管亥当面质疑孙权。
管亥因为接受过张角的教育,也算是黄巾军中少有读过书的,但管亥自认,他所受的教育程度完全跟孙权没法比,更别说兵法方面了。换句话说,管亥无法确定孙权所说的是真的兵法,还是孙权临时编出来忽悠他的。就算这兵法是真的好了,该不该这个时候用,也是因时制宜的,厉害的将军能在最合适的时候用出最合适的兵法,瞎着眼乱用的,永远都是纸上谈兵。
管亥本就对孙权的动机报以巨大的怀疑,所以孙权的任何反常行为,都值得他质疑。
“管将军,你要了解一点,首先,孔融不求援,不代表北海就不会有援军,真当我们在这里的行动,其他诸侯会不知道吗?其次,北海城内一直还能坚守的信念是什么?是他们坚信会有援军抵达,可以这样说,在援军达到之前,孔融军团再是困难,他们都会咬牙坚持下来。而这个时候,当他们发现他们等待已久的援军终于到来,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我们歼灭之时,内心再无信念,你说他们还能撑得住吗?”孙权解释说道,“这就是本次围点打援的依据了。”
管亥认真听后,没有立刻被孙权忽悠,仔细想了想,继续问道,
“孙公子,孔融没派人出去,固然可能也有人愿意来救援他,但他派了人出去,带去了足够的利益交换条件,原本一些不愿意出兵的诸侯,也可能会接受条件出兵的吧?然后,就是当援军抵达的时候,北海军难道不会同时采取行动,从内到外对我们进行夹击吗?我们打援军,北海军也会打我们吧?”
“问得好!”
孙权冲管亥比了个大拇指,赞叹道,
“看来管将军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一旁的玉儿差点没笑出来,孙权这小子,经常夸起人来不要钱一样(孙权:确实不要钱啊),就像之前对太史慈,把人捧着捧着,最后不知不觉就上了他的当。按照这个节奏,管亥估计也快了。
只听孙权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