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不敢靠近,胆小的人们都站在门口向里张望着,又想看,却又不敢进来。
胆大的小伙子,将董春根的尸骨,安放好以后,便都在院子里站着。
董全根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找了一个破旧的白铁桶。胡乱地扑打了一下桶的底部,将桶里的泥土倒掉。
然后又打发人到村里的小卖部,买了蜡烛,点起了长明灯。昏黄的火苗在白铁桶里静静的燃烧着,昭示着生命之火的延续。
由于董春根家里,几乎没有什么亲戚。只是董春根媳妇的几个娘家人,董全根张罗着叫人给下了通知。
大约九点钟的时候。娘家人也来了。吊唁过后,将董春根媳妇的娘家人,安排到邻居家一幢干净的房子里接待。
由于孔哲,刘献辰,和络腮胡子他们,都是城里来的。虽然不是董春根家的亲戚,但也是为了董春根事情而来,所以董全根就将他们四人,也当成了董春根家的亲戚来接待。乡下人就是热情。
将他们让到邻居家里,那幢干净的房子里面。
按照猫舍村的习俗,今天要挺尸,明天便是回魂儿,到了第三天就出殡了。
整个丧事,董妈妈已经全部拜托给董全根了。
董全根,拿出在镇上买来的最好的茶叶,泡了茶。然后,给他们斟着喝。
等收拾完了,董妈妈,素花,还有那小姑娘。躲在北屋里面,北屋虽然也很破败,比东屋要强很多。
由于保卫科长嘱咐过,一定要等董春根安葬完毕,再回来。
所以,孔哲决定要参与整个葬礼。
坐在邻居家比较整洁的房子里,孔哲问起了董全根:“你们村东头的那座老宅,是不是有了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