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1987年,4月

幽冥通宝 人面鲎 3325 字 10个月前

据我爸分心,实用不是不愿显山漏水,而是因为他太年轻了,而且区区一个石家家主的名号,也着实无法服众。

同样是没落氏族,凭什么我张家李家就要接受你们石家的帮助,更何况你还那么年轻,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来帮我们,还要我们感恩戴德,这是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家里头没人了么?

如果实用站到了前台,恐怕很被他帮助过的家族都会这么想。

但祖巫不一样,虽说没有多少人见过他,但他毕竟是一个中型宗门的宗门领袖,而不周山的实力,总归也要比那些没落家族要强很多。

一面是不周山在实用的帮助下积攒了大量名声,祖巫的声望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则是更为冰冷的现实,老石家在行当里依旧备受冷落,就连实用,也一直被人看作傍上了仉家大树的鹰犬。

在很多人眼里,实用既然跟着我爸行走江湖,那他就是仉家的鹰犬。

实用对未来是有着许多期许的,但当现实将一盆盆冰水浇在他头上以后,他从内到外都被冰透了。

有一段时间,我爸能明显感觉到实用的消沉,那段时间,他不再过问不周山的一切事物,一天到晚抱着《道德经》反复地看,仿佛想从中找到平静。

但在我爸眼里,实用只是因为年纪太小,暂时有些迷茫而已,这是每个行当人都要经历的阶段,所以依然没有太过在意。

可我爸忽略了一件事,实用和行当里的大部分是不同的,他太聪明,天资太高,野心也太大,他终究不会安于平凡。

时间回推到1987年4月25日晚上,那是暴风雨前最后一个宁静的夜。

我爸接到了茅山的委托,进祁连山寻找一只东周年间的古尸,跟着他一起进山的,有我二叔张祖业,三叔孙传胜,还有年纪轻轻的实用和灼尘子。

抵达山林深处以后,他们就与向导辞别,在一座小山包上安置了营。

山包周围拢一整圈起伏不平的山脊,让这个小山成了十里大山中的一座孤岛,而那高耸的山脊就如同一圈蜿蜒的井壁,将山包所在的盆地围拢成了一口正对天空的天井。

那一夜没有月亮,但放眼望去,夜色中竟是星光璀璨,我爸说,那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为透彻清冽的银河。

实用看着山包的顶端,他仰头望着天,自言自语地说:“咱们都是井底之蛙。”

我爸不由地笑了:“不想做井底之蛙,就爬到井外面去。”

实用沉思了小片刻,才缓缓开口:“这井太高,这天太暗,也不知道要花多久才能爬得出去。终我一生,恐怕也爬不出去吧……如果一生不够,那我该怎么办?”

当时我爸就发现,实用在说出最后几个字的时候,眼神中荡出的光芒亮得吓人。

我爸说,实用所在的老石家,早在光绪年间就成了不周山掌控下的一座隐门。

所谓隐门,就是说石家明面上和不周山没有瓜葛,实际上已经成了不周山的一个堂口。

实用虽说算得上不周山的门人,但他对不周山实际上没有任何认同感,还没入赘仉家的时候,实用就自作主张,终止了石家和不周山的所有联系,不周山同意了实用中断联系的要求,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实用必须无条件为不周山服务。

石家对于不周山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个才智天资无双的少年,不周山是无论如何都不肯放手的。

那一年,实用还叫石庸,他还是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

那一年,石庸已成了老石家的家主。

我一直都知道实用是石家人,但从未想到,他竟是石家的家主,更何况他当上家主的时候才十四岁。

我爸说,当初老石家之所以将年仅十四岁的实用扶上家主的位子,一来确实是因为实用的才情,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老石家的嫡系传人就只剩下实用自己了。

放眼几百年前,石家有一千嫡传子弟,旁系族人不计其数,历数行当大家门阀,老石家总能站在首屈一指的位置,那是何等的风光无两。

没想到才经历多少代人,就没落成了这副风雨飘摇的样子。

以前实用提起老石家的时候,总用“星星之火,一吹就灭”来形容石家现今的窘境。

能不窘困么,就连他这个石家的家主,都要靠入赘渤海才能保住一条命。

再回过头来说当年的事。

其实早在实用年少的时候,我爸就知道他一直在为不周山办事,但那时候的不周山还没有露出爪牙,我爸也只是知道这个宗门做事比较隐蔽,算不上一个光明磊落的门派,对于不周山的其他情况一无所知。

再者实用还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在我爸看来,这么小的孩子能做什么,无非就是帮不周山跑跑腿,传个信罢了。

但随着对实用的了解越来越深,他才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实用的心机城府哪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而且他做事的手段异常凌厉狠辣,别说是对手,就连作为宗主的不周山,对实用都十分忌惮。

而他们的忌惮,也确实是有道理的。因为我爸发现,实用暗中联络了一些不周山高层,打算发起叛变,直接将不周山控制在自己手里。

想当初,不周山不肯放过实用,只是想让实用成为自己的智囊,可他们低估了实用的能力和野心,估计最初他们和我爸一样,只把实用当成了一个年纪尚轻的孩子,觉得他翻不起什么风浪。

一直到实用动用手中的所有力量掀起浪花的时候,不周山才发现,那是一场他们根本无法抵抗的滔天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