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摔跟头

重生之2006 雨去欲续 2991 字 11个月前

采访重点,当然是沈亚。

不过作为唯品会的股东,年轻的陆恒也得到了一些关注。

尤其是来自国内的几家大媒体,看到陆恒时,眼睛都亮了起来。

“陆恒先生,在此次唯品会上市披露出来的股东名单中,你以百分之十二点五的份额,成为第四大股东。在此之前,我们几乎从没听到过这个消息。那么是什么促使你投资唯品会?据我所知,你还投资了一款定位相似的电商企业,名叫聚美优品,你是不是打算在电商这一块儿”

“抱歉,请问你是哪家媒体?”陆恒笑眯眯的打断了他的话。

记者愣了一下,尚未来得及说话,旁边的同行,已经将话筒递到了陆恒嘴边。

“陆先生你好,我是中国经济周刊的崔原林。你能不能讲一下对唯品会上市的看法,就现在局势来看,此次唯品会上市,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想目标。这是唯品会实力不足,不被投资者看好?还是说,是创业团队一意孤行,在这个不恰当时机上市,造成的失败?”

陆恒认真看了一眼崔原林,扯着嘴角笑道:“才上市不到三个小时,何来失败一说。至于我的看法,很简单,作为投资者,信任创业团队,是我应该做的,不然当初我为什么要投资他们。”

“陆先生你好,我是第一财经的记者。据最新消息,唯品会的股价,已经爆跌到了四美元一股”

“抱歉,我还有事。如果想采访的话,我建议你们去找沈总裁或是洪晓波他们,我今天的身份,只是一个投资者。”

陈先芝推开众人,陆恒大步离去,留下身后一片面面相觑的媒体人。

“唯品会流血上市,已成定居。陆恒这个头顶无数光环的年轻人,到底还是在不擅长的投资领域,摔了一跤啊!”

“唉,市场环境如此,其实也不怪他。”

“他不想多说什么,是不是意味着对沈亚这个团队无话可说,表达不满?”

“如实报道吧!我们又不是三流小报,没必要过渡揣测,曲解他的想法。”

“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投资的公司,能做到上市这一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已经成功了。”

不提这些媒体人的想法,陆恒离开之后,在陈先芝楚易的护送下,回到了下榻的酒店。

然后在半个小时后,见到了一脸阴郁的沈亚,以及满含讥笑,略带一分愤怒的杰瑞。

陆恒拍了拍沈亚肩膀,“先吃午饭吧!”

沈亚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身后杰瑞甩开艾德里安,大步走了上来。

“沈亚,我想你有必要,给我们这些股东,一个交代了。”

一直以来,厂商和经销商的地位,都是不对等的。

厂商有定价权,旗下销售渠道众多,因此,经销商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逆转的。

一旦经销商做大做强到一定地步,就能提升在厂家心中的地位,甚至主客颠倒,令一些小的厂商开始卑躬屈膝。

恒成集团,走的就是这么一条路。

初期发展时,门店少,渠道小,想要追求热销品牌的代理权时,都得求上门去。

但是随着这几年科学发展下来,辅以陆恒巨额资金支持,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地步。

诸如力帆、江淮这些相对弱势的汽车品牌,想和恒成合作,都得给出足够优惠的条件。

即便是大型一点的汽车厂商,也不敢如当年那般轻易拿捏恒成集团。

这一点,从去年广汽的张访友与陆恒的会面就可见一斑。

虽不至于卑躬屈膝,但已然是以平等对话的态度合作。

甚至,在广汽集团这种层次的领导层来看,若是有机会,他们更是想要将渠道众多,业务能力极强的恒成集团,掌握在自己手中。

若是真的手握恒成集团,凭借其强大的汽车销售能力,完全有机会将自己旗下的各类汽车推向市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只是在那些老谋深算的生意人看来,陆恒这个年纪人,着实琢磨不透。

按理说,年轻人都没什么耐性去沉下心来做实业,往往做出点成绩,就想着融资、上市,获取真金白银。

但是陆恒偏偏就不按常理出牌,愣是坚持了四五年,没有接受任何投资。

说他愚蠢?

那也不可能,蠢人怎么可能将一个小小的销售公司,做成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尤其在主体的汽车销售这一块儿,拼了命一般发展线下门店,结合网络优势,更是将将有了品牌的雏形。

除此之外,陆恒还在积极拓宽业务范围,甚至都把手伸到了互联网汽车这一块儿。

现在只要是个人都知道,任何东西关联上互联网,都有机会赚大钱。

即便是那些食古不化的老一辈国企领导人,他们也很清楚。

这也正是,张访友这种人,开始对恒成集团表示热切的原因之一。

很明显,恒成集团有这个能力,在互联网汽车这一块儿,走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