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问:“县主可是觉得腹中饥饿?”
“怎么会?”曾菲敏轻瞪他一眼,“我是看你伤了手,又没吃到烤鱼……”
曾菲敏说到一半,突然话锋一转,道:“你可别误会啊,我只是不喜欢欠人情罢了!”
李信低头笑笑,道:“我又不会找你讨要什么,县主不必担心……况且,我也不饿。”
“那也不行!”曾菲敏说的斩钉截铁,“若是你现在不饿,那等回了京城,我再还你一顿饭,就算是两清了。”
李信听了这话,倒是也不拒绝,只道:“那便听县主安排。”
这声音温和谦逊,听着令人舒畅,曾菲敏忍不住瞧他一眼。
午后阳光静谧,透过树荫,错落地洒在李信的面容上,他的气质与李承允孑然不同,相比李承允的冷冽高华,李信给人的感觉,则更加清隽文雅,像今日这般不穿铠甲的时候,整个人都是修长而单薄的,就像一位不通武艺的俊逸书生。
在人群里,能一眼看到的那种。
李信见她看着自己,低低出声:“县主?”
曾菲敏这才回过神来,急忙避开了他的目光,道:“就这么定了!咦,她们怎么说走就走了?我也要去别苑了!”
曾菲敏说完,便提着裙裾,匆匆离开了。
李信见她步子踉跄了一下,又立即稳住身形,逃也似的走了,便也勾起了唇角。
有趣。
-
玉龙山不但以风景闻名,还有“汤泉之乡”的美称。
这汤泉从山顶而出,约有上百处汤泉,汤泉水自上而下淌出,潺潺不息,冬暖夏凉,最是宜人。
山顶本来有一处皇家行宫,但先帝为了削减京中的奢靡之风,便叫人将这行宫拆了,改成了一处清幽的别苑,如今这座别苑,就连同玉龙山一起,被宣明帝赐给了平南侯府。
别苑中也有几处汤泉,皆修成了木屋,私密性极好,此刻,李惜惜便惬意地靠在了汤泉内的石壁之上,她撩了撩水花,长吁一口气,“真舒服啊……菲敏,你之前来泡过这里的汤泉么?”
曾菲敏摇头,道:“没有,母亲说这儿已经不是皇室的地方了,以她的身份,不宜常来,不过这汤泉温浴倒很是很舒服,比起我在宫中泡的,也不遑多让。”
李惜惜又问:“嫂嫂觉得如何?”
苏心禾长发松挽,也将自己的身子泡进水里,温热的泉水一下漫上了肩头,让人浑身都放松下来,道:“很好,与江南的汤泉比起来,各有千秋。”
李惜惜一听,便有些好奇,在水里划拉两下,便靠近了苏心禾,在她身边坐下,问:“江南的汤泉与京城的汤泉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