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惜惜看得认真,便学着苏心禾的样子,将芦苇叶的两头剪去了,“然后呢?”
苏心禾便继续示范,她取了两片剪好的粽叶,交叠对折,用手指一夹,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漏斗”,然后,她用勺子舀起一勺糯米,便往这“漏斗”中灌米,灌到七分满时,又挑了两颗圆润饱满的小枣,塞到了粽子里。
而后,又用糯米盖住了鲜红的小枣,用勺子奋力压实。
“加了红枣后的粽子,煮出来便是甜的,你若喜欢吃枣儿,也可以多放几颗。”
李惜惜点点头,她一面看,一面做,糯米压紧之后,特意塞了四颗红枣进去,她包的粽子,定要是最甜的才好!
苏心禾见她跟上了步骤,便继续道:“将粽叶折过来,然后让粽子转个身,将两侧的粽叶都这样捏进去。”
苏心禾将一个粽子包好后,便迅速抽出了一条棉绳,将粽子一圈圈绑了起来。
“绳子千万要绑紧,若是松了,可就煮成一锅粥了。”
李惜惜听罢,忍不住笑了起来,“不就是‘五花大绑’么?这有何难,看我的!”
于是,她也按照苏心禾的法子,将粽叶压紧,取来绳索将其绑住。
但这一步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李惜惜试了两次,可是粽子要么被绑成了一个歪歪扭扭的长条形,要么就过于松散,连糯米都漏了出来,她不禁有些泄气。
苏心禾不慌不忙地接过了她手里的“变形粽”,道:“你绑的时候,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夹住下面的粽角,再用拇指按压上面,便能形成一个固定的形状,就着这个形状将粽子绑好即可。”
苏心禾当着李惜惜的面,仔细地将绳索捆好,说来也奇怪,在李惜惜手中歪七扭八的粽子,到了苏心禾手里却显得格外听话,很快便被绑成形了。
苏心禾将粽子放入了待用的盘子里,道:“你再试试?”
李惜惜也是个不服输的性子,便点了下头,又拿起两片粽叶,卷土重来。
经过两个失败的粽子之后,李惜惜终于可以包出像样的粽子了,她忍不住欢呼起来,将自己包的粽子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面前的盘中,道:“等粽子煮好了,我要给母亲送一些过去。”
苏心禾笑了笑,道:“我也正有此意,但不知道母亲是喜欢吃甜的,还是喜欢吃咸的?”
“这……”李惜惜长到这么大,还从没关注过自己母亲的口味,只得实话实说:“我也不知。”
苏心禾道:“那你便来包甜的,我来包咸的,如何?”
李惜惜在北方长大,虽然听说过南北粽子有甜有咸,却还从没尝过,于是忙不迭点头,“好!”
咸粽子比甜粽子的工序更为繁琐,肉需要提前去皮腌制,与料酒、酱油和盐相佐,直到鲜肉充分腌入味了,才能开始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