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百密一疏,那李大人忙着整理府衙税收账目上的大事,一时也忘了这桩小事。待那位监察御史六月到了嘉兴,住进这房子的次日才想起来这事,忙清早派人往良家传话叫送几盆海棠月季等盆栽进去。
良恭这日起来看了单子,丢下早饭不吃了,要亲自往园圃里去拣选几盆送去那宅子里。妙真见他要出门,也忙丢下碗跟着去。良恭扭头瞅她,“我是出去办正事,你去做什么?”
她近来在家的起座茶饭给他姑妈看管得严了些,越是管她就越反叛,逮着机会就想出去逛逛。便拉着他说:“我也去,在家也是闲着。我就在马车上坐着,又不耽误你什么。咱们回来的时候,路上拐去桂兴铺子里买炸货吃,我想吃炸藕盒。”
“你想吃回来我给你买回来就是了,大太阳的,你跟着去不怕晒?”
“我正该晒晒才好,在屋里都快闷得生霉了。也要去瞧瞧咱们园圃里的那些海棠长得好不好,我一手种下的呢!”
良恭只得依她,吩咐套了马车一道出门。先去园圃里挑了盆栽,及至那宅子,只在巷里角门上出入。看门的小厮是李大人派来这里伺候的人,和良恭混得熟了,引着他与几个伙计进去,“正好大人此刻往衙门去了,他不喜欢吵闹,趁这会赶紧送进去摆好。”
余下妙真与点翠在车上等候,两个人坐了会实在无趣,因问七山,“还没出来么?”
七山掀开帘子,“没呢。奶奶坐不住就下来巷子里走走。”
巷子两面都是人家的院墙,好些密枝从墙头上坠下来。妙真走到墙下浓阴处站着,站得累了,便把两手背在腰后,背贴在墙面上斜倚着,一时抬头看对面墙头爬的藤蔓,一时又垂眼看自己的绣鞋。歪了歪脚向点翠抱怨,“我这几日好像脚肿了,觉得鞋子有些挤。”
点翠蹲下去捏了捏她的脚背,“是肿了点,我娘说没什么,怀着孩子就是这样的,不过换几双鞋穿。”
妙真好笑道:“怀个孩子又费衣裳又费鞋的。”
“这怕什么呢?咱们家又不缺这几件衣裳几双鞋。”
妙真想着良恭上晌在园圃里晒得满头汗的样子,有点心软,“不缺是不缺,可都是你爷的血汗钱呐。好衣裳好鞋子做了来,就穿这几个月就穿不下了,拿去典了也要折价,到底心疼。”
点翠站直了给她打扇子,笑说:“奶奶愈发会过了。”
恰巧巷口前后两匹马走过去,后头马上坐着禄喜,听见巷子里有女人咯咯在笑,黄鹂一般,不由得扭头看。老远的便认出妙真,心头一跳,忙调头看前方。
传星似乎没听见,端坐在马上已走到正门前头,门上小厮忙来牵马搀扶。他穿着大红补服,鼻子底下蓄起了一道须,模样身段皆没大变,只一双眼睛比那几年益发深不见底,看不出任何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