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快速吃完饭,惊蛰顶着草帽遮住一部分太阳,汗流浃背的弯腰一茬一茬割着豆子。

迟父则站在一边掰着玉米,清理一个,就把玉米秸踩断,一排排干起来,速度快到不行。

玉米收了,玉米秸也不着急收,只管放在地里晒着,什么时候晒干了,再捆起来跟其他的柴火放一起,这些跟豆秸就是接下里大半年做饭的主要燃料。

隔天一大早,惊蛰再去扬场确定有大片的位置没人用,直接将以前在家里院子里晒的玉米拖到了扬场晒。

她跟立春就在边上敲打着豆秸。

成熟的豆荚早早就在地里被晒干,这会用力一敲,便一炸两瓣,豆子从里面蹦出来,落在地面。

时不时拿叉子挑起豆秸翻几个面,继续打。

来回这么做几次, 看着豆秸被打扁,一把把的朝自家柴火垛上堆,只剩下满地成色不一的大豆。

这会才开始正经扬,将打碎的豆荚借风飘走,留下大豆。

单独这样装袋当公粮交,还不算合格。

里面夹杂着的泥土、小石子还要一一捡出来。

粮食入仓之后,除去上交的公粮,粮仓剩下的全部都是救援粮,这一放就很长时间,一旦没晒干,或者没弄干净,惹的生虫或者发霉,那遭殃的就是一粮仓的粮食。

所以生产队接收粮食时,是一袋袋检查的,根本马虎不得。

将最后需要捡的豆子装好,玉米在扬场晒两天也全部干透了。

这期间地里面全部的粮食都收完,迟家开始剥玉米粒,捡豆子。

村里人忙碌的时候,卫兴平也一直没闲着。

计划生育那段时间基本上断定新排渠的方式,只等着秋收结束,冬天来之前动工。

如今全村忙着秋收,他也跟着跑遍了地里边。

当真是实地考察了大寨村田地地质,如同迟家屋后的那块试验田一样,毛病都是差不多的。

那试验田里也快要成熟了。

至少看起来是如此。

这代表着他的方法有用。

现在纠结的,是如何弄到全村田地的基肥。

养猪场可就那几头猪,吃了拉也供不上。

卫兴平担忧的时候,惊蛰空间里面在低温下孕育的小麦,终于有一批正常成长,没有被冻坏。

前前后后惊蛰都换了四五茬麦种,这批同卫兴平口中套来的改良方法,总算是成功了。

在村里还田之后,播种前,惊蛰拿空间催生出来的第一批冬小麦换掉原本的麦种。

至于基肥,这次惊蛰劝着父母亲,只用了草木灰。

田地里,惊蛰推着架车跟立春将草木灰弄到地头边。

卫兴平也来帮忙了。

因为他没劝动大队长,改善基肥这事,只能拿迟家分的这块任务来确定他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