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还买报纸?”

夏芍办公室也有一份,本想拿回来让夏母高兴高兴,没想到老太太已经有了。

夏母选好了缝纫机正对着那面墙,一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闻言笑道:“哪是我买的?小陈买回来的。”

陈寄北去收菜了,没在家,夏芍也就没多问。

没想到晚上男人回来,又抽出两份报纸,承冬和半夏一人一份,“学习一下。”

“报纸有什么好学习的?”

今年高一的半夏已经长成个大姑娘了,梳两根黑油油的辫子,五官很像夏芍,气质却和夏芍迥异。尤其是一双大眼睛,灵动、活泼,眼尾还调皮地微微上翘。

一面说,她一面翻开,然后眼睛就瞪大了,“我妈?”

又抬头,不可置信地望夏芍,“妈你上报纸了!”

虽然做父母的能让孩子骄傲是件开心的事,可以这种方式让孩子知道,夏芍还是忍不住嗔了眼男人,才点头,“就前几天的交流会,有个省城的记者过来采访。”

“妈你也太厉害了,省城的报纸都能上!”

半夏笑起来,平时挺不爱学习的一个人,也拿着报纸到旁边学习去了。

承冬看东西快,已经看完了,没什么表情地问出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怎么是两份?”

对啊,又不是吃的、穿的、玩的,两个孩子看一份就行了,怎么是两份?

还有夏母,夏母那里也有一份……

夏芍望着男人,缓缓眯起了眼,“你到底买了多少份?”

陈寄北:“……”

难得有这种荣耀,公告栏上其他报纸都换了,报道交流会那一张却一直贴着。茶余饭后这事也成了厂里最大的谈资,好多天过去,旁人在路上碰到夏芍,还忍不住要议论几句。

相比之下,真正承办了交流会的糕点车间反而议论得最少。

主要是他们太忙了,其他市的订单一接,车间立即忙碌起来,五月中旬,他们集体加了一次班。到了月底,报纸的余波早就过了,订单却不减反增,他们又加了一次。

之前还只是因为报纸想试水,这回就纯粹是因为东西好卖了。

虽然加班有加班费,但一直这么加下去,众人还是有些吃不消。

为此厂里开了个会,决定先招三十人给糕点车间,如果还是不够用,后续再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