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该退了,年底就退。”那位老阿姨笑道,“还是咱党和国家好,人老了还能有退休金。我这运气也好,临了临了,还跟着占便宜,又涨了一级工资。”

“谁说不是,这日子以前哪敢想?”

和多数小年轻不同,这些老大叔老阿姨都是经历过战乱年代的,知道以前的日子有多苦。

“这么说,明年搞不好要招人。”唏嘘完,梁秀英道,“上半年酿造车间已经退了一个,翻过年酱菜车间也得有人退,还有木匠房的马四全……不招,人手该不够用了。”

“是应该招了,上一批招那些家属工,能转正都转正了。”姓蒋的老阿姨点头。

事实上要不是换了烤炉,解放出一部分人手,糕点车间的人早不够用了。

只是说起上一批家属工,众人就不禁想起同样是那一批家属工的夏芍。

人家刚转正,她已经是班长了,还主办了那么大的交流会,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正要也感慨两句,有人敲门,“夏班长,有你的电话。”

夏芍当时便站了起来,“我出去一下。”

她性子平和、恬淡,做事向来从容不迫,这么急倒是少见,众人有些意外。

夏芍却顾不得那许多,进了警卫室直奔电话机而去。

然而打电话给她的并不是秦舒,而是秦二嫂,要和她说的也不是夏万辉的事。

“之前你办那交流会,省城食品厂不是没去吗?现在后悔了,找了人来问我,能不能联系下你们这边,让他们派一个人过来学习,不用特殊招待,教一下就行。”

之前有机会光明正大地学,不来,非得等人都走光了,再来托关系。

夏芍情绪病不太高,“省城另外两个厂都会,干嘛舍近求远来这边学?”

“也得他们能拉得下来那个脸。”秦二嫂笑。

省城食品厂是省内食品类第一大厂,糕点车间光老罗这样的大师傅就有二个,东西新、效益好,向来不把其他食品厂放在眼里,对待下面的两个厂是何态度可想而知。

结果就因为一个没瞧得上的交流会没来,他们中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那两个厂像是商量好了一般,齐齐上了新品,打的口号还是省城食品厂都没有的无糖月饼。

省城食品厂都没有,你就说你好不好奇吧?

反正口号一出,不少人都津津乐道,有那好事的,来了省城还特地看了一眼。

一看,省城还真没有,那这东西能不好卖吗?

要光是月饼也就罢了,毕竟只卖这一个月,等明年八月节,他们也能研究出来。虽然知情的恐怕要笑一下了,但东西卖的时间短,哪有那么多知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