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寄北这个人从来都不是能说会道长袖善舞的类型,但看他办事就会发现,他太会摸别人的腰筋了,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别人最想要的,在人瞌睡的时候送枕头。
看他给郭姐送烟就知道了,后面卖那两条已经把前面送那一条赚回来了,郭姐还提起来就不住地夸他。哪怕他话很少,从认识到现在就没和郭姐说上十句。
这种能敏锐捕捉到别人需求的人,也难怪他后来能抓住商机,成为首富。
夏芍问陈寄北:“你以后准备做这个?”
“再看。”陈寄北把那颗糖剥了,冷峻的侧脸鼓起一个小包,“土产的销售员全国跑,不用可惜了。卖人参挣得多,但不可能年年都能有这么多人买。”
夏芍懂了,他这是想利用土产销往全国的便利开创下第二产业,这次只是试水。
那些销售员虽然带东西更方便,却常年在外,更没法这么精准地找到销路。如果双方能达成合作,其实是一个共赢的局面,能多赚一点,谁又会和钱过不去。
如果他在书中就是这么干的,那也难怪刚改革开放,他就能拿出一大笔资金做生意了。
仅凭工资,想拿出那么多钱可没有可能。
没想到这还没完,见她懂了,陈寄北又道:“我想把旁边那三间也买下来。”
“旁边那三间?”夏芍愣了愣,才想起来他说的是刚买的新房。
三间房不小了,足够他们一家五口住。等他们家崽子能结婚搬出去,那还得等二十多年,毕竟那时候法定结婚年龄就改了,这么早买房子完全没有必要。
夏芍心里一动,“你是想租出去?”
和她说话就是这一点好,有时候刚刚开了个头,她就能懂你的意思,甚至举一反三。不像其他女人甚至很多男人,完全不懂你在说什么,甚至觉得你是在瞎胡闹。
陈寄北轻轻握住了夏芍的手,“租两户,一年就能有一百块的租金。”
厉叔那房子好,又新又宽敞,租出去,每户一个月的租金不可能低于四块钱。一年就是一百多,用不上八年,他们买房子的钱就能回本,接下来全是赚的。
而以这十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房子只会越来越紧俏,不可能租不出去。
果然陈寄北道:“我看这两年都在生孩子,要是还有合适的,也可以买。”
这是要以租养贷了,只是他们养的不是贷,是新房。
而且比起轰轰烈烈做什么大生意,那十年被人当成活靶子,这样更低调,更不引人注意。
夏芍不知道说什么好,今天陈寄北已经抛给她两个远超时代的东西了。
自从因为买房,他们陷入过一次经纪困境,这男人就好像打开了什么新世界的大门。
她扣住男人骨节分明的大手,“你做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