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芍连说不着急,她却非要把肉搬进来。
孙清看着无奈,“我嫂子上午就来了,见你不在家,蹲完小市场又来了,还跟人借了秤。”
夏芍听了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东西您放下就行,这么晚了还有车回去吗?”
“没事,我去栓子那住一宿,明天再跟车回去。”孙清嫂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当着夏芍的面把东西称了,“你看看,十斤中腰,十斤前槽,是不是够秤?”
哪只是够称啊,那秤杆都要高到天上去了,拎在手里一掂,也不止十斤。
夏芍前世就没见过这么卖东西的,前蹄后髈,孙清嫂子带来的也是最好吃的猪后肘。
把东西都称完,收了钱,抹了零头,孙清嫂子又拿出个猪耳朵塞给夏芍,“小夏同志谢谢你,谢谢你给我家栓子找了个好对象,还有上回……这猪耳朵你拿回去吃。”
把东西往夏芍手里一塞,生怕夏芍会不要似的,拎上秤就跑。
“你围巾还没戴。”孙清在后面喊她,她又跑回来,匆匆把围巾包在了头上。
看着人转眼消失在门外,孙清忍不住摇头,“我这个嫂子。”
“嫂子是个实在人。”夏芍笑道。
虽然没什么见识,但人不差,找个这样的婆婆,总比爱挑理或者不讲理的强。
孙清也知道,“就是太实在了,这就是你给介绍了云英,要是说个厉害媳妇儿,还不得受儿媳妇的气?他们队有个老刘太太就是,自从儿媳妇娶进门,就没给过婆婆好脸,有一点不顺心就对着婆婆指桑骂槐。老刘太太还不敢出去说,背着人偷偷抹眼泪。”
听孙清说起老刘太太,夏芍不觉又想起夏母。
她那个嫂子是个没主见的,夏母倒不用受儿媳妇的气,却要受儿子的气。
善良柔软懂得体谅他人本来是一种好品质,可太软了,就变成了一种懦弱。遇到好人还好,遇不到好丈夫、好儿子、好婆婆、好媳妇,往往会被人得寸进尺。
可夏母不愿意来,她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办法,只能再找时机了。
东西有点多,陈寄北过来帮夏芍拿到外面冻上。夏芍留了块五花肉,大约半斤,切得方方正正,“庆祝你换新单位,咱们今天晚上吃扣肉,不过得晚一点。”
蒸扣肉要蒸两个小时,这还不算之前做准备的时间。
这年代猪肉都是卡片供应,本来就少,能吃个饺子不错了,哪有人奢侈地吃什么扣肉。上次做红烧肉孙清没看到,见夏芍那么一大块肉直接上锅蒸了,眼睛差点掉下来。
可蒸出来的扣肉看着也真是诱人啊,通身都是漂亮的酱油色,下面的肥肉还泛着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