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共六个百货,其中最大那个足足有三层楼。货品小到毛巾肥皂鞋子布料,大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在这年代可以说很全了,只是大多数都要票。

关姐带夏芍去的是最近的四商店,早上店里人还不多,布料柜台的售货员正低头剪指甲,发现有人来了眼皮都没抬,“平纹布四毛七,斜纹布五毛六,灯芯绒一块三。”

“秀芳,是我。”关姐叫了她一声。

那售货员这才放下剪刀,“关姐啊,带人来买布?”

“嗯。这是我朋友小夏,要结婚了,想做两身衣裳。”

“那可得买点好的。”售货员从柜台最下面搬出几匹布,“都是新到的,绝对结实耐磨。”

这些售货员卖东西不仅看人,还看心情,好东西通常不摆在面儿上。

夏芍那两个鸡蛋算是给对了,不用摸都能看出这几匹比上面那些强。

“你看看怎么样,秀芳这的布就很全了,她这没有,其他地方你也不用看。”关姐拍着胸脯打包票。

夏芍看了看,对方推荐的两匹都是碎花,做布拉吉还行,做这个季节的衣服她嫌花哨。

最后她选定了匹军绿色的斜纹布,比平纹布厚实,又不像灯芯绒太过柔软。

“你这是要做军装?”

这年代不少人都爱穿军装结婚,关姐这么问倒也不奇怪。

夏芍没否认,问身后的夏万辉:“你喜欢哪个颜色?”

不远处的柜台上摆着个透明的大玻璃罐子,里面五颜六色全是弹珠。几个小男孩就在下面眼巴巴地看,可惜打了补丁的衣服兜里比脸还干净,根本买不起。

夏万辉也在看,闻言还愣了下,“问我吗?”

“嗯,给你也做一套。”

“不用。”夏万辉赶忙摇头,“人家那是给你结婚用的,我做什么新衣服?”

“你就准备穿这身参加婚礼?”夏芍看他身上。

原主是姑娘家,比较爱惜东西,衣服虽然旧,好歹能穿。不像夏万辉,正是十六七闲不住的年纪,夏母补了半天,才勉强凑出两身衣裳给他出门。

两人站在一起,实在不怎么好看,夏万辉挠挠头,不知该怎么说了。

夏芍干脆扯开布料在夏万辉身上一比,“我看这个就很好,耐脏。”

直接拍板,“就这个,给我来八尺。”

夏万辉比她要高,七尺恐怕不够。也还好陈寄北给了她十五尺的票,做两套绰绰有余。

眼见那售货员拿木尺量好布,大剪刀一滑,夏万辉只能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