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时间就向岷州报了信,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岷州军,守在长兴,又派出一支队伍前往木兰坡搜寻诚王的消息。
他派出去的那些人再没有音讯,孙大头虽是个头脑并不太灵光武将,也知道王爷是凶多吉少了。
他心痛欲绝,谁知陈家父子竟然还污蔑王爷拥兵自重,弃城不顾,孙大头怒不可遏,当即将长兴城中的朝廷军队都看了起来,若王爷真有什么不测,他立刻就要揭竿而起。
诚王确实去世了,但孙大头又听说了世子在岷州起兵的消息,立马带着人往岷州赶。
李翊在城门外见到了这位风尘仆仆的汉子。
“孙叔!”
孙大头与李翊的关系还要亲近许多,孙大头原是个乞儿,大冬天在街上冻得奄奄一息,被诚王捡了回来。
救命之恩,孙大头没齿难忘,一心跟随诚王。待他长到七八岁,诚王发现他有练武的天赋,便让他去学武。
孙大头就这样跟着师傅练起来,几年后,李翊也开始学武,他作为师叔,便经常指点李翊武艺。
孙大头满眼热泪地跳下马,深深跪倒在李翊跟前,痛哭道:“世子,属下来迟了!”
李翊将他扶起来,安慰了几句,孙大头朝着燕山的方向,叩了三个头,心里起誓,必定会追随世子,为王爷报仇。
孙大头带回来了剩下的岷州军,至此,李翊便拥有了四万多岷州军,除此之外他刚收复的南县,还有六千多兵马,在南县县令的劝说下,也愿意投到他麾下。
李翊并未停歇太久,休整几日之后,便又一路往东,继续攻打。
而他占据了南县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京城。
京城百姓对于诚王世子反了这事,倍感震惊。
有人当即痛骂李翊不忠不孝,但更多的人,嘴上不说,心里却是理解李翊的。
尽管朝廷已经给诚王定了罪,但大多数人仍不相信诚王有谋逆之心,他们更愿意相信,皇上是被奸臣蒙蔽了双眼。
诚王若是想造反,为何不趁先帝刚驾崩那段时间攻上京城?那时候,紫禁城里可只有太后和幼帝,谁能拦得住他?
李翊打得名号就是“清君侧”,正好顺应了大多数百姓的猜想,并没有遭到多少唾骂。
皇宫中,李钰正在发火,他将折子摔在陈宗文脸上,怒道:“你不是说李翊成不了事吗?如今他已经攻下了南县,眼见往京城攻来了,你说怎么办?”
陈宗文被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脸上羞愧,心里却已经开始骂娘了。
好不容易等李钰冷静一些,陈宗文才“扑通”一声跪下,一脸镇定道:“陛下息怒,南县不过是座小城,就算被李翊攻下也无伤大碍,您瞧,他再往东走,遇到的可是吴王。”
李钰冷哼一声,“吴王?吴王向来是万事不管的,难道会帮朕不成?”
陈宗文解释道:“吴王确实庸碌,但陛下,徐州可是有五万兵马,李翊手中却没有这么多士卒,若能说动吴王为我们所用,朝廷就可以不出一兵一卒,将李翊拿下。”
柳太后蹙眉问道:“你说得简单,吴王怎么会愿意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