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长黎太忙了,自打那天吃完饭后,唐丝丝连着几日都没见到人,他也不曾回来住。
唐丝丝问福海,福海也不知道。因着福海一直留在唐大勇房里,帮忙照料,自然不知傅长黎的动向。
“现在世子当了官职,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吧。”
唐丝丝想起来了,那天傅长黎给她解释过,说什么什么内奸,那日的事情也是设局为了抓人。
应该还没解决吧,她想。
其实唐丝丝也挺忙的,福海不让她进屋送药和给士兵包扎,所以她就坐在院子里帮忙熬药。
除了她之外,还来了几个大夫,都是眼熟之人。
“那日误会你了,”有个年轻的男人和唐丝丝道歉,“阿炎不止手臂骨折,后腰处还插了马车的断木,幸好姑娘提了一嘴,才及时处理,否则天黑流血也瞧不见,还不知阿炎会怎么样。”
阿炎就是马车翻车后,倒在地上的青年。
说话的是他的好友,叫刘义,他和那位老大夫被分到这里帮忙,其余的则是进军营了。
刘义连声感谢,唐丝丝笑眯眯:“不用谢。”
刘义有点不大好意思,就主动提出帮忙熬药。“这么多药锅,姑娘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吧,正好我现在无事,同你一起。”
有人帮忙自然好,俩人还都是大夫,顺道交流了下心得。
刘义越听越心惊,尤其是当唐丝丝对于药材侃侃而谈,能准确说出特征以及药效时候,刘义震惊的合不拢嘴。
刘义自问从医多年算得上刻苦,才堪堪敢说自己是个大夫而已。但眼前的姑娘不过十五六的模样,怎么觉得她更胜一筹?
“姑娘师出名门吧?”
刘义忍不住问了。
唐丝丝歪了歪头认真思考,想到她的师父应当是高大夫,高大夫又是侯府的府医,应该算名门吧?
所以唐丝丝点头。
刘义这边松了口气。
好好,看来并不是天赋使然,只是人家命好,从小就有名师教导。
因为同样的爱好,俩人关系拉近不少,还约了第二日去寻药材。
红梅自然要跟着,还不忘提醒唐丝丝戴好面纱。唐丝丝不以为意:“我们去城外近一些的地方,打听了,那里有药材生长,而且附近无人的。”
红梅瞥了一眼刘义,这人年岁约十八九,总是笑吟吟的,瞧着挺好相处。不过红梅没忘记那位世子交代的,要保护好唐丝丝,于是红梅有意无意的隔开刘义,不想让他和唐丝丝接触。
但架不住俩人都是大夫,每当找到一株药材的时候,唐丝丝都十分激动,刘义也凑过来,俩人七嘴八舌的讨论。
“晋城这地方土地碱性大,生长的药材也是独一无二,京城里见不到的。”
唐丝丝很高兴:“不错嘛。”
见识了许多只在书上见过的草药,唐丝丝开始忙碌起来,彻底将傅长黎抛之脑后。
她得采药,处理药材,再晾晒,打算等回京时候带回去。种肯定是不成了,只能带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