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开口子?”

“是啊,比如皇上您选拔一批于国有功的商户,准许他们前往各地经商,发给他们通行全国各地的路引。想要拿到这个全国路引,就得对朝廷做出一定贡献,您想啊,为了这个,那些商户肯定愿意出人出钱前往灾区啊。”

封奕看着宋云昭,“现在商户也能外出经商。”

“是能,但是受限很多。”

“你怎么知道这些?”

宋云昭早有准备,一点也不慌地说道:“我二伯读书不成,于是就管着宋家的祖产跟铺子,二伯母出身宣州,皇上您知道宣州布商极多,我二伯母就是布商之女。在南禹时,我们几家关系紧密,二伯母有个侄女与我是好友,所以我听她说过这些事情。”

封奕就想起来了,宋家是有个姻亲姓谢,出身宣州,他看着云昭,“就凭这些你能想出这样的主意?”

“皇上,您是天子高坐庙堂,哪里知道底层百姓的辛酸。您以为这是小事,其实这对商户而言可不是小事。就像是谢家来京城经商,赚的银子不仅要给宣州交各种税赋,京城这边也要交一份,就等于是一份钱交两份税。商户不能亏本就只能提价,您说最后还不是百姓受苦?”

封奕想起自己看过的书,确实以及商论,但是因为他看得匆忙,没有时间细细琢磨,现在听宋云昭一言,倒是有种极为新鲜的感觉。

“照你这样说,这全是朝廷的错了?”封奕看着云昭问。

宋云昭立刻说道:“皇上,这件事情不能单纯说对错,只能说岁月向前滚动的同时,就需要您这样英明睿智的帝王不断修整朝廷的方向。去其糟粕,用其精华,臣妾只是随口一说,您随便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