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铺子开业已经有些时日了,绵绵原本还打算要是点心蜜饯卖不动,她就干脆把铺子改成凉皮肉夹馍,结果生意比她预想的还要红火。
实在是书院离县城太远,平日里学子们想买个零食点心都没地买去。不要以为男孩子就不吃零食,有些富贵人家的孩子在家里娇养惯了,来到这荒郊野岭的地方,天天吃学院里的清水煮菜吃的都要吐了,好容易有点心零嘴可以吃,干嘛不买!
就算是家境一般的学子,偶尔也能买的起二两炉果或者桃酥犒劳一下自己。
当初,腊梅吃了绵绵送去的点心还犯过嘀咕,觉得夏天应该弄些绿豆糕、藕粉糕之类清甜解暑的点心才更好卖。不过她觉得堂妹比自己会做生意,就由着她折腾去了。
结果铺子一开业,卖的最好的就是这两种点心,比什么瓜子花生卖的都好。腊梅心里暗暗称奇,觉得堂妹眼光果然独到,从那以后就彻底收起了自己心底那些不服气,安稳的坐等分红。
至于小云两个,那更是省事的,交了入股的银子就把俩手一撇万事不理……也不怕绵绵把她俩好容易攒的私房银子给祸祸了。
近两年随着海岱书院的声名鹊起,前来求学的学子已经扩散到了益州府,当初只有百十人的校舍如今也已经扩充到四五百人。
绵绵这才发现陪学并不是后代才有的,这个时候就已经有父母长辈为了孩子的前程不远百里陪着来上学的。
那些家产富足的倒也罢了,有些家境一般的举家搬到这边,租房花钱不说吃穿嚼用都要花钱,还得给孩子攒不菲的束脩,一些父母不得不出来做活补贴家用。
绵绵这间铺子收拾的时候就雇了好几个外县人,听姐夫说干活还挺能吃苦。
隔壁铺子原本是卖笔墨的,这条街上一共十来间铺子,一半是卖笔墨纸砚的。明显有些供大于求,原本那铺子还在苦苦支撑,后来绵绵家的点心铺子开业之后,老板看到相差甚远的顾客突然就歇了继续苦撑的信心,干脆关门了。
绵绵一直犹豫要不要再开一间铺子,看到这家要转手,十分麻利的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