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花入各眼,我瞧着你家哥儿就很好。”郑氏别有深意的回了一句。
回去的时候,郑氏看着绵绵要跟女儿摆手作别,直接拉着她的手说:“我看你们那车挺挤的,你干脆坐我家的车回去吧。反正离的近,到时候把你送到家门口。”
冯氏若有所思的应道:“正好我嫌车厢里太挤呢,那就有劳沈太太了。”
等沈家的马车走了,李氏还有些纳闷:“这个沈太太怎么看上去怪怪的?”
冯氏忍不住看着她笑了起来:“大嫂还没瞧出来呢?”
李氏睁大眼:“瞧出什么啊?”
冯氏往玉达的方向看了一眼:“人家怕是相中你儿子了。”
“怎么可能,人家沈家什么家底?”李氏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这两年红薯作坊越做越大,陈大的身家也跟着水涨船高,前年就把家搬到了县城里。如今李氏对县城的一些富户也是如数家珍。如今的沈家虽然比不上前几年那么辉煌,毕竟富裕了好几代。福金家又是沈家嫡枝,家底比陈家不知多了几倍。
而且福金的父亲也是秀才,这么一盘算,李氏是半点心思也没了。
冯氏莞尔一笑:“可不可能的,等回家问问绵绵不就知道了。”
刚坐上沈家马车的时候绵绵还真没多想,但走了没一会儿,郑氏就开始拐着弯的打听堂哥和大伯家的状况。绵绵又不是真的小孩子,怎么会听不出她的话音?斟酌着把大伯家的状况现状说了一下。
好在这两年大伯很能干,在县城买了套两进的宅子不说,还买了两间铺子和百十亩地,也算是小有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