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绵绵没有否认,只是笑着吐了吐舌头。

“不过心眼多也不算坏事,最起码不会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冯氏夸了她一句,转头看一眼正在埋头抄书的大儿子,叹道:“你跟你哥真该换个脑子才是,你哥读书刻苦是够了,就是心思太单纯。科举出仕可不是只会读书就能成的。”

绵绵笑着安抚她:“娘,您别担心,我哥还小呢,等他再大点心眼就多了。”

“就跟你多大似的!”冯氏嗤笑一声。

绵绵抿抿嘴角,信不信我两辈子加起来比你还大呢!

转眼就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也是哥哥去海岱书院应考的日子。

陈三都没出去拉活,特意空出一天来陪着玉宽去考试。

据说海岱书院这次只收三十人,但是据陈三回来讲的,去的学子至少有几百个,把山门那里围的水泄不通。

玉宽回来后也是连称侥幸:“幸亏最后一道题目我前几天刚背过,差点没考过。”

然后又拍着胸脯感慨:“没想到书院的名气这么大,许多外县甚至府城的学子听到消息也都赶了过来。夫子们当真聪明,从报名的时候就开始出题目,要是没点底子那是连名字都报不上的,更别提后面的复试了。”

“一个地方书院而已,能比的上各地的县学府吗?怎么这些人一窝蜂的都跑这里来求学?”绵绵疑惑的问。

玉宽皱皱眉头:“书院出了于阁老这样的人杰,本来在附近州县就极为有名。我听说这回书院又请了冯大人为客座讲习,每月去书院两次,为广大学子答疑解惑。冯大人也是益州府有名的两榜进士,冲着冯进士来的也不少。”

“唉,甭管他人品如何,他能一举考中进士,说明肚子里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儿子啊,学问上的东西你听听就罢了,其他的一些不良风气可别乱学。”陈三忍不住絮叨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