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可不是见好就收的人,冷着脸道:“此事简单分明,只要稍微用心查探便能知晓。你身为御史,却连区区小事都弄不明白,若非存心攀诬太子,就是能力有限、品行堪忧,从前更不知多少人遭你戕害,如此无才无德、急功好利之辈,还有什么颜面立于朝堂之上?!”
卢豫气得手都在抖,指着魏征颤颤巍巍道:“你、你、你……”
话没说出口,他就白眼一翻晕了过去。
众臣:“……”
李世民:“……”
李世民抖了抖,深觉魏征对他还是客气的,虽然骂得频繁了点,不分场合了点,管得宽了点,神出鬼没了点,至少没骂这么狠啊。
魏征理了理衣袖,淡定地不像刚骂晕了一位同僚,问李世民:“卢豫诬陷太子,圣上以为该怎么处理?”
李世民回过神,沉吟片刻后说:“撸去他的官职和功名,赶出长安,此生不再录用。”
魏征表示很满意。
侍卫进来将卢豫抬了下去,百官看他的目光格外同情,卢豫出身小世家,身上也没什么功名,机会本来就不多,能走到今天实在不容易,可惜……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他妄图诬陷太子,杀了他也不过分,圣上也算是开恩了。
卢豫被拖下去后,殿内安静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人站出来道:“殿下建太医署的本意是好的,只是下臣听说太医署如今入不敷出,只怕撑不了多久了。”
李承乾还是那句话:“诸位不必担心,我们自由安排。”
这人点点头,退了下去。
没人再有话说,李世民目光在众人身上逡视一遍,沉声道:“自从杜构走后,你们就对太子多有议论,太子仁善,不让朕与你们计较,你们就得寸进尺,以至于今日闹出这等荒唐事……”
李承乾眨眨眼,他什么时候不让阿耶和别人计较了,不是阿耶自己想要借此机会吊几个不安好心的人吗?
李世民:“……朕再说一遍,太子就是太子,不容臣下冒犯,明白了吗?”
众人齐齐应:“是!”
此事过后,众臣更为关注太医署,世家没给李承乾泼上污水,但依旧拦着有钱人家去太医署看病。
他们想知道李承乾有什么办法应对,总不能强行让病人去太医署吧?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一则消息传遍了京城——
太医署一位大夫剖开产妇肚子取出了婴儿,母子平安。
剖腹取子不是什么稀罕事,有时候他们也会用这个法子,但都是在产妇已经断了生路的情况下,为了保住孩子的无奈之举。
但这个“母子平安”就很值得琢磨了。
人的肚子剖开了,居然还能活?
作为事件当事人——也是产妇家属及本人,顿时成为长安城热门人物。他们不仅不觉得烦,还相当骄傲,不厌其烦地跟众人讲事情的经过。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当事人是一位富商家中的女眷,她怀着身孕,只是等到了孕晚期,胎像却不怎么好,胎儿稍微大了点,请了好多大夫,都说很可能难产母子俱亡,长安有名的大夫都看遍了也没有好办法,正好当时太医署开业没多久,听说那边的大夫医术好,说不定还能摇到太医,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一趟。
太医署的大夫看过后得到了一样的结论,胎儿太大不好生产。但他又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法——可以剖开产妇的腹部将胎儿取出,再缝合伤口令产妇将养。
此方法也有风险,但比直接生产的希望大。
富商一家听了却大怒,剖腹产子闻所未闻,肚子都被剖开了,产妇焉有命活?
他们一怒之下怒了一下,其实并不敢对太医署的人做什么,就是冷着脸甩袖而去,之后再也没登过太医署的大门。
一转眼到了生产的日子,产妇果然难产了,挣扎了一天一夜也没将孩子生下来,大夫都没有办法,眼看就要一尸两命,富商只能又来太医署求救。不管这法子是不是惊世骇俗,至少还有一丝希望不是?
本来只是迫于无奈,死马当作活马医,没想到太医署的大夫真的好好将孩子剖了出来,产妇也没有死,养了一段时间后,除了肚子上留了条疤,竟都与常人无异了!
李承乾早就知道这件事,只是产妇还没完全脱离危险,不好声张,如今产妇已经康复,可以放心大胆地宣传了。
此事一出,太医署果然迎来一大批孕妇。
这回世家想拦也拦不住。
这年头生孩子多难啊,一不小心就要一尸两命。有了剖宫产就是多一条生路。世家给他们再多利益,难道能比亲人的命重要吗?
等到知道这剖腹的治疗之法不止能接生,还能治一些不好治的体内疾病,来求诊就更多了。
手术的报价不算低,但大家都不在意,还有人抬着金银想要加塞,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太医署也会给他们加一个。
都是为了钱嘛。
当然更多时候是加不了的,毕竟需要做手术的人太多了,即便孙思邈当初就有意培养手术人才,依旧供不应求。
有了这部分收入,太医署终于扭亏为盈,实现了自给自足,真是可喜可贺。
……也不是完全自给自足,至少大夫就不够用。
百姓高兴,太医署高兴,一直关注这事的百官也松了一口气。
只有世家不高兴的局面达成??。
他们这回可真是白费心机,还让人看了笑话,世家高高在上,最看重体面,自然气得吐血。
还有一个人也很不高兴,那就是被撸了官职赶出长安的卢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