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杨钺不仅没看,还直接让人搬来了一块大板子,上面铺着白纸,密密麻麻的写着上百条的军府治理条例。
“每军户出一丁赴卫当兵,出一余丁辅助正军,供给军需,发放军饷,可免费租借耕牛一头……”
“军户可自由通婚,可为生员,可经商,不受身份限制……”
“家
中独子者,未年满十五可免兵役,税粮减半。”
“军府辖下,官府负责治安民生,税赋杂役,不得私自征收税赋,不得强征军户,不得随意更改军户户籍……”
第560章 说服
可以说,将军府提前将许多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住了,甚至给军户最大程度的宽松政策,否则按照惯例,军户不得与民户通婚,军户未达标准不得有子弟入仕,军户的每个人都是为军府而生的,他们一辈子不是在给军府种田就是服各种繁重的劳役。
筑城墙、挖沟渠、修桥铺路这些都是军户要做的,所以从前也有过军户集体潜逃的例子,甚至逼着军户一起造反。
官员们最怕这些蛮横不讲理的将领,不懂庶务偏偏蛮不讲理,军府以后交给这样的人无疑是可怕的。
但从杨将军给出的治理条例来看,他竟然还要用各州府的官员治理百姓,区别只在于,从前他们是为朝廷,如今是为了军府。
有个官员弱弱地问道:“敢问将军大人,我等的俸禄是朝廷拨付还是由军府负责?”
杨钺很认真地回答他:“按照圣意,军府辖区内,一草一木都是本将军的,这一草一木需要的土壤和水也要本将军提供,朝廷不会再出一文钱。”
也就是说,他们从今往后就是替杨钺治理百姓的官了,这还能熬出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