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弹钢琴?哦,你会弹吗?”陈谣斜睨着管蘅。
管蘅没出声。
陈谣不再看她,抬起手臂,轻敲了几个键,像是自言自语道:“你会不会弹,琴都在这里。你练不练习,奖杯上都已经写着你的名字了。真是幸福的人生啊!我妒忌、羡慕,我恨、恨、恨……”
她信手弹起琴来,边弹还边挑衅地看向管蘅。
有人笑了起来,是嘲讽的。
有人围了过来,等着一场好戏上演。这口气大家都快憋不住了,虽然都闯进了全国十强,可这一路,哪一个不是刀光剑影过来的,凭什么管蘅就能赢得那么轻松?凭什么她就是内定的冠军?
“好听吗?”一曲结束,陈谣站起来,示威地凑近管蘅。
管蘅安然地迎视她:“第二小节的降音你没有降,第三小节的休止符你没有停顿,第六小节的全音符你只弹了二分之一,还有第八小节的升音你没升。”
陈谣的脸一下子红得发紫:“说得挺像那么回事的,你……知道这是哪首曲子?”
管蘅沉默着。
“有本事你弹呀!”说话的是可爱多之一。
“敢吗?”陈谣这句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管蘅深吸一口气,在琴凳上坐下。
舒曼的《梦幻曲》——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
1838年,热恋中的舒曼写信告诉克拉拉:记得有一回你对我说,有时你在我面前真像个孩子。听了之后,我心潮起伏,突然有了灵感。旋律响起,很快就明显感觉到诗歌般层层递进但又有微妙变化的律动感,细腻的音乐表情,丰富的和声语言,引人入胜的表现力,让这首钢琴短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怎么可以带着怒火弹奏呢,音乐应该是沉溺、是感受,沉溺于爱情的美好,感受于爱情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