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了兔子,套不了狼,有来有往才是长久之计。等这一批南瓜分一部分给兄弟单位之后,以后咱们物资订购处的工作肯定就好做了。”作为莫正阳的嫡系,金大海自然要表示赞成。
莫正阳的建议,能够进一步扩大后勤部的影响力以及潜在的权力,葛镇山自然不会反对,“我看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既然大家都赞成莫处长的建议,那我就把这件事情汇报给团领导,请团领导最后定夺。”
虽然这件事情还要团领导研究之后才能最后确定,但不管是葛镇山还是莫正阳,心中都很清楚,对于他们物资订购处的这个决议,团领导是肯定不会反对的。
不管是总后的物资管理局还是总政,都是文工团的上级领导部门,和这些部门搞好关系,受益最大的,还是文工团的几位主要领导。
就算物资订购处不提出这个建议,说不定文工团的领导也会这么做,但这件事情由物资订购处主动提出来,理由是为了便于今后开展工作,就要顺理成章多了。如果由团领导主动提出来,那就有拉拢关系的嫌疑,这样做毕竟损害了大家的利益,基层干部说不定就会有些怨言。
研究了三天之后,这一批南瓜如何分配,终于有了明确的结果。
首先拿出其中的一万斤,调拨给了总政各部门。又从中拿出一万斤,调拨给总后物资管理局以及其他的关系单位。
剩余的8万斤,全部在文工团内部分配。文工团的全体干部演员,每个人都分到了40斤南瓜。剩余部分暂时存放在食堂和库房,供大家日常食用。
文工团有了这8万斤南瓜之后,全体干部演员都笑逐颜开,留在食堂的这一部分南瓜,和其他粮食蔬菜参在一起吃,足以保证全体人员吃上两三个月的饱饭了。而每个人分到手中的40斤南瓜,可以贴补家用,也可以暂时存储起来。莫正阳拿出来的这些南瓜特别利于储存,就算一直放到来年开春,也坏不了。
莫正阳刚一上任,就办了这么一件大事,不管是团领导还是一干属下,都非常满意,莫正阳虽然刚刚调入后勤部,工作经验还很缺乏,但他在物资订购处副处长这个位置上却坐得稳如泰山,任何人对此都心服口服。
有了莫正阳这个能力出众的副处长,葛镇山兼任处长的意义已经不大。
在上一次后勤部的党委会议上,葛镇山提出卸任物资订购处处长一职,并提议由莫正阳来接任,这一建议已经通过了后勤部的党委决议,并上报团委。
既然后勤部已经形成了一致意见,而且团领导对莫正阳的能力也一直很看好,这件事情通过团委决议应该不难。
会议结束之后,莫正阳在会议上放的卫星,很快就在整个后勤部传播开来。
对于仅有1000号人的文工团来说,能够在计划外多出一两万斤的瓜果蔬菜分配,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个重磅的好消息,说是放卫星,一点都不为过。
既然莫正阳把这份人情安在了周书记的头上,这一批瓜果蔬菜的分配,肯定也少不了振华食品厂的一份。
莫正阳干脆从空间中取出30万斤瓜果蔬菜,放在了提前准备好的的库房中。
其中30万斤卖给了振华食品厂,剩余的10万斤全部留给了文工团。
莫正阳拿出来的这些瓜果蔬菜,主要以最饱腹的南瓜为主,其次就是冬瓜比较多,其他蔬菜的数量很少。
他给文工团截留下来的,全部都是最容易储藏的南瓜。
南瓜的交易价格不算高,每斤只有六分钱,10万斤的总价格也只不过是6000块,和市场价基本持平。
10万斤南瓜全部拉回文工团之后,对于接下来如何分配?物资订购处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能够订购到这10万斤南瓜,全部都是莫正阳一个人的功劳,接下来如何进行分配?就连葛镇山这位后勤部部长,也必须尊重莫正阳的意见。
坐在会议室中的几位物资订购处的党委委员,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虽然这次的功劳基本上都是莫正阳一个人的,但是作为物资订购处的一员,被全团的同事们交口称赞,他们同样面上有光。
而且现在团里的物资供应极度缺乏,就算他们是物资订购处的一员,也没有什么特权,每个人的粮食定量都是固定的,每天吃着填不饱肚子的代食品,同样难以下咽。一想到团里边马上就能分配给每一个人百八十斤的香甜南瓜,心里边就美滋滋的,对此无比的期待。
“正阳同志,你这一次可真是大手笔,有了这10万斤易于储存的南瓜,起码这两三个月之内,咱们文工团的同志们不用担心饿肚子了,你这可真是大功一件,对于咱们物资订购处取得的重大成绩,团领导非常满意。接下来如何分配这10万斤南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葛镇山首先询问莫正阳。
莫正阳该做的已经做了,他的功劳谁也抢不去,至于如何分配,这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他并不打算发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