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的大爷大娘曾经多次就孩子们的工作问题,侧面询问过,但都被莫正阳敷衍过去了。
但莫正阳如果一直一点忙都不帮,也不合适。
这次回到村里之后,莫正阳特意到处转了转,尤其是村子里的那条河,莫正阳更是重点考察了一番。
村子里的这条河很是宽阔,现在的水位虽然有所下降,但也有将近三米深,而且河里的物种非常丰富,鱼虾、水草、浮萍之类的都有不少。
自从开春化冻之后,乡亲们都想方设法的从水里找食吃,虽然只能在夜里或者僻静无人的时候偷偷进行,能够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并不多,但也聊胜于无了。
回到家之后,等父亲下了班,莫正阳就把父亲拉到了一旁,把他的想法对父亲详细讲述了一遍。
原来,莫正阳的想法是想在村子里办一个养殖场。
想法很简单,但要想顺利实施,并且让乡亲们获益,还要兼顾他想要给亲人安排工作的私心,却是困难重重,顾虑多多。
首先,养殖场必须是集体的,这是养殖场成立的前提。
但如果是村集体的话,公社领导不一定能够同意,而且就算同意了,莫正阳的设想也实现不了。
既然养殖场必须是集体的,那这个集体的名义自然是越硬扎越好。
所以,莫正阳的设想是以文钢的名义成立一个养殖厂。
文钢是文城地区唯一的一家部属国营企业,企业的行政等级比文城的地委行署还要高出半格。文钢这家企业说是文城的法外之地也不为过。
如果他的设想能够成功,根据养殖场规模的大小,再加上文钢对于这个养殖场足够重视的话,养殖场的部分工作人员也就有机会成为文钢的正式职工了,就算暂时不能成为正式职工,最少也要有临时工的待遇。
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特点。如果莫正阳的这个想法是在春节之前提出来的,莫明川肯定会马上否决。
但在这个时间点提出来,却有很大的可行性。
在正常情况之下,文钢不可能不务正业的去搞什么养殖厂,这样的提议根本不可能在厂领导那里通过。
但随着物资供应越来越短缺,吃饭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厂里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急迫。
不但厂领导关心这个问题,就连部委领导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为了从实质上解决这个问题,全国各地的工厂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工厂的步子迈得很快,已经率先成立了三厂分厂。
考虑到实际所需,部委领导的态度是不支持,但也不反对。
既然已经有了先行者,文钢成立一家养殖场,也并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事情。
农副产品开源增收是农副办应该要考虑的的事情,如果莫明川提出这个建议,他估计厂领导应该不会反对。
但是,如何确保把这个养殖场的地址设在他们村?就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了。
文城钢铁厂的领导层里也不乏本地干部,对于成立养殖场的益处,不可能看不到,肯定也会争取把这个养殖场的地址设在自己的家乡。
莫明川只是一个副科级的小组长,在养殖场地址的决策上,他作为倡议者,仅仅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
要想确保把养殖场的地址设立在莫正阳的家乡,那他的家乡就必须要有无可争议的优势才行。
考察过家乡水产丰富的大河之后,莫正阳确信,他的家乡确实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现在这个时代缺吃少喝的,连人都吃不饱肚子,要想把养殖场顺利开办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莫正阳的设想是,利用家乡大河的丰富水产资源,散养鸭子和大鹅。这样的养殖方式,投入绝对是最小的,而收益却非常大。
现在这个时间点,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如果开始筹备这个养殖场的话,很快就能见到效益。
只要有了成效,也就有了信心,以后不管是扩大规模也好,还是增加其他的养殖品种也好,也就都能顺利进行了。
就这个问题,爷俩仔细商讨了半天,其中的很多细节问题都设想到了。
从理论上来说,莫正阳的这个设想,确实是有着极大的可行性。
只不过就是提出一个建议,如果成功的话,不管是对自己的亲人,还是家乡父老,都有着极大的益处,莫明川决定试一试。
如果这个设想能够顺利实施,莫明山作为村支书,肯定要在这个养殖场里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是最主要的位置。包括后面养殖场人员的招收,他这个地头蛇式的人物,肯定也有着极大的话语权。
当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终这件事情能不能成功,还要看厂领导的决断。
如果事情能够成功的话,那当然最好,莫正阳的设想都能慢慢实现。
就算事情不能成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后机会合适了,自然还有其他的办法。
在莫正阳临走之前,莫明川已经向领导汇报了他的这个设想,但研究这个问题肯定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程。
文城钢铁厂的决策不是他能够左右的,莫正阳能够做到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一走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莫正阳回京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单位报到,同时向赵凯旋提交了自己这段时间采风的成果―五首词曲俱佳的歌曲。
马上就是五一劳动节了,莫正阳提交的五首歌曲都是非常适合在此期间演唱的歌曲,分别是:《咱们工人有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老司机》、《俺是个公社的饲养员》、《祝福祖国》。
能担任创作室主任,赵凯旋的音乐素养是毋庸置疑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团结就是力量》、《祝福祖国》这三首歌曲,他轻轻哼唱了一遍,就被这三首歌曲给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