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救命粮

梦境归来做才子 暗石 4442 字 2024-01-01

出了这么一个人才,他们老莫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要不是有老二家时不时给的接济,他这个支书家的日子照样不好过,能不能熬到开春儿都难说。

他知道大侄子有本事,但全村人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现在这个年月,首先要顾好小家,兼顾大家,有能力的情况下,还能关照一下乡亲们,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没必要因为全村人把自己逼得太紧。

莫明山本来还想把这个道理对大侄子讲一讲,但一想他大侄子现在都是大学生了,还是营级军官,做人做事不比他明白?张了张嘴,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莫正阳答应回去之后想办法,这件事情就暂时先放了下来,爷俩坐在炕上聊了会儿天,莫正阳就告辞去了三叔家。

因为是骑着自行车来的,带东西也方便,莫正阳大包小包的,没少带东西,又赶上是年礼,鸡鸭鱼肉都有,莫正阳还给三位长辈家,各自准备了50斤全国粮票。

别说现在正是饥huang的时候,就算是好年景,莫正阳的年礼也是分量十足。莫正阳的大娘自私小气,但心眼儿比谁都多,对于这个有本事的大侄子,自然是热情招待。

莫正阳带来的东西多,她也没吝啬,中午做了一大桌子丰盛的饭菜,把莫正阳的三叔也喊了过来,爷几个连吃带喝的,很是尽兴。

吃过午饭,莫正阳带上东西,又去了邻村的二姑家。撂下东西,陪着二姑说了会儿话,拒绝了二姑两口子的热情挽留,趁着天色还早,莫正阳赶回了城里。

做好了各项准备,两天之后,莫正阳就再次赶回了村里。

莫正阳直接来到大队部,大队干部们正好都在,寒暄了几句,莫正阳开门见山的说道:“回去之后我就打电话联系,暂时联系到了5万斤土豆,是京都市的一家单位转调过来的,价格是三分钱一斤,总共是1500块钱,明天就能运到仓库。”

“真是太好了!5万斤土豆可是不老少,平均到全村每个人的头上,一个人也能分个二三十斤,这可真是顶大事儿!”莫明山一脸的惊喜之色。

其他几个村干部也都喜形于色,一个劲儿的对莫正阳说着感谢的话。

前两天,莫明山已经把莫正阳要帮着村里联系农副产品的事情,对几个人简单说了一下,但这件事情的难度太大,几个人都没抱有太大的希望。

在他们想来,莫正阳就算是联系到了农副产品,数量也不可能太多,有个千八百斤的就已经顶天了。这虽然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量了,但平均到全村每个人的头上,根本就不顶事儿,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莫正阳的能量实在是太大了,竟然一次搞到了5万斤土豆!这可真是救了老命了!

土豆可是好东西,淀粉含量高,比红薯都顶饿,有了这5万斤土豆,平均到每个人头上都有二三十斤,全家人都省着点儿,掺和上谷糠什么的一块儿吃,再想想其他办法,勉强也能熬到开春了。

“人家单位的工作人员,后天起早就要走,咱们今天先把钱准备好,明天晚上连夜把土豆都拉回来。告诉乡亲们千万别声张,明天晚上拉土豆的时候,也尽量别弄出动静来。”莫正阳特意叮嘱道。

“这事儿正阳你放心,我肯定会叮嘱下去,这5万斤土豆就是咱们全村人的命,谁敢瞎咧咧,看我整不死他。”大队长一连声的做保证。

莫正阳特别做了一下说明,“这5万斤土豆是兄弟单位转调给咱们的,咱们也是花了钱的,这是正大光明的事情,被人知道了倒也没什么,但现在各个村里的情况都不好,太招人眼红了,总归不好,所以咱们还是别声张的好。不然的话,四里八乡的亲戚朋友都跑过来借粮食,也是个麻烦事儿。”

“需要用到的,我都留下来了,还有不少呢,足够用了,这些特供票家里要是用不到,就拿去走走人情,这又不是钱,跟行贿受贿不沾边,走人情最合适了。”类似的白条子,莫正阳手里还有一大把,领导、同事、校友,适当的给上两三张也就够了,根本就用不完。

在离开之前,单位领导,同事,校友,好友的家中,莫正阳也都拜访了一遍,根据关系的远近,带去了一些礼品或者是几张单位特供票。

唯独周书记的家中,莫正阳好好准备了一些贵重的营养品,像是海参、鹿茸、燕窝这些昂贵的滋补品我都没少拿。有了莫正阳的供应,周书记的老伴在养上个一年半载的,身体就基本上可以恢复正常了,以后正常的饮食就基本上够了,这些昂贵的滋补品,要是没有莫正阳的提供,就算是周书记家也是吃不起的。

周书记的老伴作为大媒人,很是关心莫正阳和方浅予相处的情况,一个劲儿的拉住不放,莫正阳只得在周书记的家中吃了晚饭才离开。

坐上火车,赶回家中,已经是22号上午。

大包小包地来到家门口,院门紧锁,好在莫正阳一直保留着当初的钥匙。

从空间里掏出钥匙,开开门,除了手里提的这些年货之外,趁着家里没人,他又从空间中拿出不少东西,一起放置在客厅里。

一直到了11点半钟,家人才陆续续赶了回来。

除了莫正阳的父母正常上班之外,家里的其他人都去了各个商店排队抢购春节特供品,就连莫正阳的奶奶和莫正阳的小妹也不例外,回来的时候,两个人手里边儿大包小包的提了不少东西。

看到莫正阳终于回来了,全家人都很高兴,莫正阳的妈妈和老太太一起动手,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有了莫正阳时不时寄回来的东西,还有提前留在家里的粮票,家里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不但每个人都能吃饱,三天两头的还能改善一下,家里的肉食一直都没有断过。

吃的饱,还吃的好,油水足了,反而吃不下那么多粮食了,每个月的粮票还能有一些结余。再加上莫正阳提前留在家里的那些粮票,老太太的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底气十足。

在家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早上,莫正阳骑上自行车,前往村里去看望大爷、三叔和二姑。

进村之后,乡亲们都热情地打着招呼。

看到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之后,莫正阳的心情很沉重。

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菜色,面黄肌瘦的,还有些人浮肿的很厉害,说话都有气无力的,似乎大风一吹就能被刮倒。

来到大爷家里,把东西放下,和两个堂哥聊了会天,时间不长,已经有人把大爷喊了回来。

有老太太时不时的贴补,大爷一家的精神面貌明显要好多了,虽然也都很瘦削,但面色都很正常,说话的中气也很足,没有看到有人浮肿,看来大爷一家人的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应该没怎么挨饿。

大爷问了问莫正阳这半年来的情况,听说他现在已经是营级军官了,笑得满脸褶子,可见是真的为他高兴。

莫正阳很担心村里的情况,详细问了问,乡亲们的生活果然非常不好,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