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页

武将的口才不行,文臣的话,若是有个万一,赵元崇也在犹豫。

“有一人可以。”老国公开口。

“谁?”赵元崇问。

“沈相。”老国公、沈相、端磊,当年都是先皇伴读,他们三人对彼此的能力,都非常了解。

“可是沈相这把年纪了,朕于心不忍。”朝廷也需要沈令言,赵元崇不希望他去冒险。

“他愿意去,也只有他能担当重任。”老国公道,“端相是世袭名门,而沈相是寒门出身,他无畏生死,大有无畏精神。”

是吗?

沈令言和之玉是忘年之交,如果沈令言有个万一,赵元崇不好向李墨染交代,所以他犹豫。而且,沈令言还有一个用处,他以后会是之玉最大的势力。如果自己有个万一……且不说这个,就算将来子嗣问题,朝廷中任何一个官员包括端磊,都有可能逼他纳妃,但是沈令言不会。

赵元崇很清楚的知道,在国家和之玉之间,沈令言更看重之玉的利益。

所以这个人,他不能动,也不想动。

“老国公,你是怎么看待子嗣问题的?”赵元崇突然问。

什么?老国公一时不明白。

“朕已经十七了,过了年就十八了,按照祖宗规矩,纳妃生子,也是时候了,但是朕唯爱之玉一人,你说,将来的子嗣该怎么办?”赵元崇试探。

“陛下纳妃生子,此乃孝字所在,理当如此。”老国公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