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儿臣愿意去。”赵元贤又道。

“从召国到央国,只有两条路,一条从北戎走,一条从胡人走,两条路现在都危险重重,元贤,你确定你要去吗?”文孝帝不同意。

“父皇,儿臣是父皇的儿子,为了召国,任何危险都不怕。”

“好。”文孝帝眼中闪过赞赏。

“皇上。”谢君豪出列,“静王虽是王爷,但今年才十三,又无官职在身,出使央国怕是身份不够,所以微臣认为,封静王为太子,以我召国储君的身份,绝对够尊重央国了。”

“谢大人言之有理,请皇上封静王为太子。”

“静王文韬武略,气宇轩昂,的确有资格成为太子。”

“请皇上封静王为太子。”

整个崇政殿,都是请封太子的声音。

“关于此事,微臣有不同的看法。”端磊道,“首先,元崇太子的尸身还没找到;其次,林老将军正在对抗南蛮,老国公正在对抗北戎,如果这个时候册封太子,不是伤了他们的心吗?”林老将军是太子的外祖父,老国公是太子妃的祖父。

这个时候立新太子,的确不妥。

“那么端相的意思是?”文孝帝问。

“如果静王此番去央国借兵成功,陛下便可借用这件事的功劳,来加封静王为太子,到时候,谁也没有借口阻止了。”端磊把自己放在中立者的位置上。

端磊的这番话非常中肯,就算是拥戴静王一系的大臣,包括宇文霆在内,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对。而且,皇上又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主,万一逼得急了,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宇文霆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