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美国人也有了一个在轨运行的火星空间站了,不过只有600多吨,大量的物资还是用于火星迪卡沃克哨站基地的建造。
而在这一前一后的航程,近半年的时间,疾风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哨站基地变得异常庞大,一座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哨站基地诞生在疾风坎,重型机械停靠在红土上。
最醒目的无疑是一座30米高的尖塔,成为了哨站基地标志性建筑物,尖塔顶端徐徐飘逸的鲜艳旗帜表明这处基地的隶属方。
这座尖塔的作用是防御性设备,针对的目标自然是火星土著生物蛇蜥兽,太空中的“萤火三号”卫星全天候监控着疾风坎区域,生命探测器始终运作着。
一旦有火星蛇蜥兽在夜晚试图靠近基地,第一层防御尖塔就会释放出高强度紫外射线,覆盖率半径长达47公里的范围,对于蛇蜥兽来说,这是致命的射线,来多少死多少,确保了哨站基地的安全。
钻地智械在数个月时间不间断的工作,早在四个月前就已经打通了隧道,而随后的两个半月时间已经对整个隧道进行加固。
老美的“观察者5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疾风坎的上空掠过,定时过来打个秋风,对于这种监控行为,sx也没有在意。疾风坎位置堆积起来的小土包日益增多,美国人也发现了sx正在钻地,但也不知道对方要干什么。
也一度询问过,得到的回应是研究蛇蜥兽的栖息地,旧奥林匹斯山下可能存在地下液态水。
对于这一点,nasa也知道,通过“探索者”火星机车,他们也发现了佩佐斯地底的水分含量在逐步增高,sx的回应挑不出什么毛病,美国人有所疑惑却也不了了之。
大家还是个玩各的。
就在今天,两架火星登陆载具携带者一批新成员和设备先后进入了疾风坎,一架运输船上携带了四个基本处于空置状态的集装箱,而另一架运输船装载了一台超大型的重型移动设备——移动冷凝切割器。
上午,18吨重的两辆重卡火星车驶入距离哨站基地4公里开外的平旷沙地,两架“红鹰”运输船早就停在了地面。两辆重卡火星车分别驶向各自所在的飞船。
此时此刻,两架运输处的尾部舱早就打开了。
数名身穿防护服的宇航员从重卡下来,此次登陆同样带来了六名成员,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下,四个基本空置的集装箱被装载自火星车上,集装箱内只有少量的生活物资补给。
这些全封闭式的集装箱空置状态被运入火星是大有用处的,每个集装箱可以装载大约6吨左右的紫源晶体矿。
花费了两个小时的精力,火星车开始把集装箱运送到哨站基地。
而另一边,“红鹰—2号”上装载的就是一个真正的大家伙了。
移动冷凝切割器,重达47吨,而且还是一个整体,整艘飞船装下这个大家伙之后就基本饱和了,卸下飞船之后,火星车拖拽着这个大家伙驶向哨站基地。
基地内,任鸿站在尖塔上利用高处开阔的视野看到不远处,两辆火星车在滚滚红尘中前行,内心也是有些激动。
切割机来了,这意味着终于可以开采晶体矿了,付出这么多精力、财力和物力,为的不就是这一刻的到来?
此时此刻,八九个穿着橙红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纷纷出现在了哨站基地外,一名工作人员手持一面旗帜打着旗语,两辆火星车续续进入哨站基地。
新来的六名成员先后来到地表,短暂的一番见面紧张的工作继续进行着,任鸿也走下了尖塔来到了现场。
李星峰则是指挥着工作,集装箱卸下之后被妥善安置。
当下的首要任务是把移动冷凝切割器送入隧道内部。
“都当心点,这宝贝可是价值好几艘航空母舰,精贵着呢。”李星峰提醒道,为了把这台冷凝切割器给鼓捣出来,单单是造价就耗费了700亿人民币,切割器内部能够制造出无限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是切割晶体的硬性要求,技术难度和可移动性所对硬件的苛刻要求直接体现在了天价的费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