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识趣,内侍便说出来意,原来是太后看中他的手艺,让他日后专供康泉宫的点心。但因为赵大厨不是宦官,所以仍旧在御膳房里当值。
赵大厨当即便喜得应下了,送内侍出门时,把身上所有银两都摸了出来,塞进了内侍手里。
内侍不动声色的把银子揣进兜里,才慢慢开口道:“平日里太后并不爱用糕点,你只需要送些清淡爽口的过来就行。像今日这般,你就要多费费心思,别怠慢了娇客。”说完后,他语气有些艳羡道,“圣人对你的糕点,也是满意的。”
宫里人说话都不会太过直接,尤其是未出阁的贵女,宦官们更是轻易不提及她们的名号。内侍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赵大厨大致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太后满意是假,顾县君喜欢才是真,更巧的是,皇上今日也在场。
作为御膳房的人,他怎么会不知道圣人登基这一年多时间以来,对吃食方面并不是特别挑剔,所以又怎么会因为一盘糕点表示满意或者不满意?
一切皆因顾县君而已。
送走内侍后,赵大厨喜得朝康泉宫方向作揖了好几下,又念叨了几句顾县君的好,才转身回了御膳房里。
旁边人瞧见了,都在心里暗骂赵大厨会拍马屁,康泉宫的人都走了,还不忘做戏表忠心。
康泉宫内,顾如玖与晋鞅仍旧是面对面坐着,两人虽然没怎么见过面,但是谈起话来却也不尴尬。
周太后眼看着两人从书法谈到某本杂谈,又从杂谈聊到某些附属小国的风俗习惯,最后关于风俗习惯的话题终于还是变成了各地美食讨论。
果然不管什么话题,到了最后,都是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