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对朕说礼法伦常,朕还听得进去。你却不行。”
凌子悦知道云澈是什么意思,伸出手来点在云澈的前襟,“但是微臣的这里从来没有变过,陛下又何必过分在意微臣对陛下应尽的礼节呢?”
就在凌子悦收回手指的瞬间,云澈一把握住了她的手。
他终于明白了凌子悦的意思。在天下人眼中,他们是君臣,凌子悦必须对他行人臣之礼,这是天道。而在凌子悦心中,他仍旧是从前的那个阿璃,与她同窗读书同塌而眠的少年。
那日午后,云澈与凌子悦在沙盘边展开了一场厮杀,只是两人的心思都未曾真正放在对战上。
“朕意欲开科取士,只是朕担心倘若所有人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应试,鱼龙混杂只怕还淹没了珍珠的瑰华。子悦你可有什么想法?”
“微臣认为,庙堂之外如此广阔,各个诸侯国都不乏圣人贤才,臣即便在帝都城内都听得不少有学之士的名号,可他们却偏偏未曾被朝廷所用,甚至于一些真知灼见也没有机会被陛下听闻。微臣试想,不如令各地诸侯推荐当地口碑与学识俱佳的人才,陛下以策问来探他们的才学,考生回以策文,陛下便可看到不同的见解。”
云澈的眼睛眯了起来,随即抿起嘴唇,在凌子悦的额头上一弹,“朕要的不仅仅是贤才,这世上有才华的人很多,但是空有才华没有理想抱负,只为了在庙堂之上有一席之地,就是再有才华,他也只会与那些迂腐朝臣一般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勾心斗角,朕要这样的贤才何用?”
“那就再加上殿试,由陛下亲自问他们,且看他们如何回答,在朝堂上能否论述他们的观点,能否把持住原则,天威难测,他们是否还能立于原处。”
“你倒是设想的周到,只是这样的开科取士从未有过,真不知那些朝臣们要如何议论朕了!他们习惯世卿世禄,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
“那不是正中陛下心中所想,看一看朝中大臣们的反应,也才能知晓他们之中还有谁能为陛下所用?”
“也是,既然要有所改变,那朕就以它做为万象伊始!”